成都楼市直击:七万人抢千套房,买房队伍绵延几公里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11-23 11:44
大卫·贝尔雅夫斯基 留学生张丽 桑兰最新消息 上海海洋大学大三清新靓女夏瑶 雨后de故事吧 搜福利 赛尔号怎么抓小豆芽 细川まり .utsystemconfig 峯田大梦 雪白的臀

首页 > 地产界

成都楼市直击:七万人抢千套房,买房队伍绵延几公里

唐强/证券时报

2018-05-15 12:09

字号

川菜的美味、安逸的生活以及出色的城市品牌宣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成都,成为了一座网红城市。这座城市,被“全国新一线城市第一名”、“西部金融中心”、“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各种光环所笼罩。
然而,在各种靓丽光鲜的代名词背后,成都人却被“房事”所困牢。自2016年10月以来,成都房价开启了单边持续上涨行情;2017年,成都新增落户人口36万人,在需求端源源不断的扩大背景下,土地及房源供给端却在减少,新房成为“稀缺品”,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严重。
目前,数以万计的成都人的日常,若不是正在售楼部交资料,就是在通往售楼部的路上;巨大的新旧房价剪刀差,使得挤破头“抢”新房成为部分成都人的第二职业,甚至于已成为主业。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7个城市出台了购房摇号政策,但像成都这样超低的中签率却仅此一家。2018年3月,成都招商中央华城开盘推640套新房,接近5万人通过审核参与摇号选房,普通购房者中签几率不足1%;5月初,“捂盘”超过一年的中铁青秀未遮山获准销售,目前其登记摇号人数已超过7万人,但仅有1000余套新房可供出售。
一:“一次性买房60套”谣言引爆成都楼市 涉案房企顺势涨价去库存
2016年10月之前的多年来,成都楼市的供需关系一直十分平稳,房价也未出现大涨大跌,而这一切都被一条“一次性买房60套”的谣言炒作所打破。尽管随后相关部门火速对涉案房企进行处罚,但低廉的造谣成本让其尝到了甜头,随着大幅涨价而迅速获利去库存。
虚假宣传受罚成本低
2016年9月21日,一条“今天,浙江商会一客户在成都中德英伦联邦楼盘,一次性付款买下60套房,总价接近1亿元!”的信息在成都人的微信朋友圈疯狂刷屏。
但两日后的9月23日,成都市房管局官网紧急发布《加强监管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文章,直指当时成都市房地产市场个别企业违规收取诚意金、捂盘惜售、人为炒作等违规行为,推出黑名单制,严处违法违规从业者等。9月23日晚间,中德置业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声明称,“网传一客户一次性购买我司中德·英伦世邦项目60套房屋一事不属实,因双方未能达成购买协议,客户已退定。”
9月25日晚间,平安成都官方微博发布,公安机关严格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在网上造谣、传谣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打击。同时,成都市公安局已对在网上编造、散布该市楼盘销售虚假信息的某房产中介经纪人张某某、黄某某予以行政拘留处罚。

随后,成都市房管局于2016年10月2日发布通告称,涉事项目“中德·英伦世邦”在销售中,存在涉嫌散布不实信息、制造市场紧张气氛等违规行为,对该项目开发企业成都中德红谷投资有限公司予以立案调查。
在调查期间,成都市房管局继续关闭项目商品房网签、暂停销售,暂缓办理中德红谷在成都后续项目的预售许可。据了解,“中德·英伦世邦”项目参加10月3日至10月7日举办的成都市第48届秋季房地产交易会资格也被取消。
涉案楼盘涨价约六成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系列的行政处罚,并未让成都楼市安宁下来,国家级天府新区、中国西部硅谷、西部金融中心等一系列概念被运用到成都房地产业上,部分区域单平米房价甚至一周暴涨约5000元。
作为炒作事件的主角,成都中德英伦联邦也因此着实火了一把,并迅速完成去库存。

根据房天下数据统计,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中德·英伦世邦项目最早曾于2011年拿到预售许可证,在此后数年间,该楼盘售价长期稳定在8000~10000元/㎡区间。但经“60套房”一役过后,中德·英伦世邦项目犹如脱缰野马,其售价从9月上旬的11000元/㎡,猛涨至10月份的18000元/㎡,涨幅超过60%,但买房者仍趋之若鹜。据链家网数据显示,该小区二手房2018年4月均价已达到26000元/㎡左右。

与此同时,在中德·英伦世邦相近的龙湖九里晴川,售价亦涨到1.7万元/平方米;9月24日,滨江和城早晨放号,9月23日已经有人通宵排队领号;华侨城原岸则四处打广告发布涨价通知,2016年9月25日全线涨价5000元/平方米。

二:成都多轮地产调控政策难“奏效” 2017年落户人口劲增36万新盘一房难求
有了第一粒星星之火,成都楼市的野原便被彻底引燃。为了抑制住狂热的市场氛围,2016年10月~2017年4月,成都连续下发多条限购及加码政策,房价猛涨势头得到一定遏制。
但进入2017年7月,成都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人才落户政策,大学本科即可快速落户并拥有买房资格,让本以平稳的房地产市场再起涟漪。
在成都本地人眼中,喷涌而入的落户新人,意味着巨量的新增购房需求,“抢房”的恐慌心态蔓延开来。与之同时,成都并未加大对主城区土地的供应量,致使新增土拍价格不断走高,卖地成交额翻番。
对追逐利益的房企而言,成都市政府的限价政策使得捂盘惜售成为最优选择,进一步激化了市场的紧张气氛。一房难求的背后,是“茶水费”、“渠道费”等违规乱象大行其道,低劣的“精装房”也引发众多维权事件。
连续限购房价短暂平稳
2016年10月1日晚间,成都市人民政府官方发布文件,该市房管局等部门《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上述《若干措施》主要涉及到严控房价,实施部分区域限购、适时增加供地规模等十一条措施,该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具体核心内容包括:成都下属的高新区、天府新区等范围实行住房限购,同一身份自然人、法人只能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
和绝大部分城市以家庭为单位、且将二手房纳入限购不同,成都上述限购政策被调侃为“温柔限购1.0”。简单来讲,在成都,只要钱够多,一个家庭有多少人,就可以买多少套房。
同年11月,多家媒体报道,住建部在召开全国部分城市房地产宏观调控工作部署会,明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无锡、福州、成都等16个重点城市,要把房价稳定在现有水平上,就是与2016年10月份相比,环比不能上涨,只能下降。
11月17日,成都下发文件加码调控房地产市场,并实施分区域限购政策,涉及区域包括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等两大成都直管区。但实施分区域限购是一把凌厉的“双刃剑”,该政策迅速引发临近板块房价的拉升,进而推动全城范围内的涨价。以高新区为例,受限购政策影响,大量投资客将新目标锁定在临近的中和、双流等区域,这些区域的房价也从6000元/㎡左右拉高至12000元/平方米以上。
2017年3月,成都市限购政策有所收紧,并将社保及二手房纳入限购范畴。
2017年4月,成都再次出台房产新政策,具体包括限售(持证3年后才可出售)、二套房首付提高到6-7成,三套停贷。
通过连续三次对房地产升级调控,成都新房及二手房猛涨趋势得到一定控制,房地产市场进入短暂的相对平稳时期。
供不应求楼市乱象频现
不过,成都楼市拐点在3个月后迅速到来。
2017年7月,成都发布重磅人才政策《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率先在全国提出了优化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等12条具体措施,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即可在成都落户。据成都市公安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7年7月19日至2018年4月26日,新政实施9个月左右,该市累计人才落户17.62万人。
随着落户新政的实施,在成都本地居民看来,一大波本受限购政策制约的炒房客旋即获得“购房绿色通道”,一方面政府严控新盘房价,一方面却“广开”购房客源,紧张气氛迅速蔓延开来。与此同时,为避开限购制约,各种子女投靠父母或父母投靠子女落户案例猛增。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