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凯德商业的重磅综合体项目,上海LuOne凯德晶萃广场凭借大师级的设计、绝佳的地理位置,自筹备以来便备受关注。该项目开业后,将进一步巩固凯德在一线城市的实力布局,作为被业内誉为建筑效果图还原度最高的项目,也势必会成为上海地标建筑的新名片,备受瞩目已毋庸置疑。 9月新增商业项目数量相较8月有所回升,此前8月,众多商业地产企业陆续发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整体上已开业商业项目的普遍出租率和租金增长都呈现向好形势。随着消费意识的升级、消费结构的改变、消费体验的重构,房地产进入存量时代,种种形势倒逼商业地产与时俱进,注重项目质量。对于很多房企而言,虽然商业地产在企业营收相较其他所占比例较小,但商业地产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依然在不断提升。 9月商业热点 打造文化标签,丰富品牌内涵 在互联网的狙击下,传统商业地产靠租金以及渠道获利的辉煌已逐渐暗淡,众多商业地产企纷纷寻找新的突破口。文化作为产品附加值最高的元素,在挖掘商业地产生长内核,助力商业地产输出差异化品牌标签上具有独特优势。9月,西安绿地缤纷荟打造D+活范造物街,消费者在满足购物休闲的同时,也能享受艺术的熏陶;上海龙湖与迪士尼影业共同打造2018皮克斯经典之旅特展,给消费者以沉浸感和归属感,真正实现“人与空间的连接”;世茂商业与故宫联合举办文创快闪店,在传承匠心文化韵味的同时焕发城市新活力。“文化”作为9月关键词,将商业与文化共融共生,引领商业地产战略升级。 9月商业+文化典型案例 数据来源:亿翰智库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现代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上的物质需求之外,对情感、尊重以及自我实现上等精神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文化作为精神的载体,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人对精神满足的重要汲取对象。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商业需要“灵魂”,文化需要向外扩展,当文化与商业相遇,二者彼此优势赋能,必然成为众多消费者青睐的对象。 纵观现如今国内商业地产对文化标签的打造,主要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设计定位-文化艺术主题购物中心:此类购物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题,借助业态及品牌组合,通过建筑设计、室内装饰、商场服饰等细节配合展现文化艺术魅力,让消费者形成鲜明的视觉和感觉的冲击,且不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增强与消费者之间的黏性。其中以上海K11以及北京芳草地为典型代表。 地域结合-文化艺术商业街区:文化艺术商业街区一般是在结合当地历史人文以及地理特色的基础上,打造的一个既富文化品位又兼具历史底蕴的休闲娱乐和旅游观光特色商业街区,具备较高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品牌效应。以武汉楚河汉街和长安里1912文化商业街为代表。 IP导入-文化艺术活动:购物中心通过举办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活动,携手文化机构或者艺术家共同参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上海龙湖联合迪士尼共同打造皮克斯经典之旅主题特展、嘉里中心“达利展”,国大其味公社“同道大叔”展等。 招商引入-文化艺术类主力店:在购物中心引入一家或这几家以文化艺术为特色的主力店,不同于短期性的主题展览和艺术活动,这些文化艺术店铺常驻在商场内,以强文艺范儿,增强消费者粘性。深圳茂业百货友谊店引进“3D奇幻艺术馆”;上海月星环球港设置演艺剧院、大型书店、艺术展览和文化培训功能区;太古汇引入方所书店等。 文创结合-品牌快闪店: 文创快闪店是近年来的创新形式,是一种不在同一地久留的文创类品牌游击店。这些店铺以文创产品为主体,在短时间内快速抓住一些阶段性的消费者,经营短暂时间。故宫快闪店开进厦门世茂、安迪·沃霍尔艺术快闪店授权中国美术馆等都是比较典型的代表。 当下,商业地产联姻艺术文化的形式已不断更新迭代。未来,只有不断创新出更多贴合消费者需求的“商业+文化”形态的问世,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与商业结合,并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并被更广泛的年轻群体广泛接受、认同以及产生经济效应,则是可以付诸更多思考和的方向之一。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地产资管参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