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各评级、期限的利差均有所上升:1年期各评级平均利差的平均增幅为0.86bps,3年期和5年期各评级平均利差的平均增幅分别为7.04bps和6.94bps。目前AAA、AA+和AA评级的各期限利差所处的历史分位数在15%-37%之间,仍处于历史低位;AA-级利差则继续保持在历史高位。短期收益率与1年期同评级同存收益率相比平均低出11.86bps,两者差距较前期有所增加。 2、产业债发行详情 早期发改委对于企业债监管较严,地产公司发行企业债多用于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建设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未涉及住房开发项目。早在2004年,发改委发布1134号文《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募集资金不得用于房地产买卖。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财金[2008]7号)中又重申债券募集资金必须按照核准的用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不得用于房地产买卖等高风险投资。当时发行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当地基础设施项目或环境治理工程,如工业园区建设、奥林匹克公园国家会议中心、上海世博会等,且发债主体除05国贸债以外均为大型国有企业。其中并未有用于商品房开发项目的企业债成功发行。 2、债券市场评级调整情况
一、房企债券融资政策知多少? 总体上,各评级行业利差较前期变化均有所上升,AAA级增幅为13.54bps,AAA和AA级增幅分别为37.68和13.75bps;各行业中钢铁、化工和煤炭开采的行业利差居于前位。 一级市场发行情况:净融资额有所上升。本周信用债整体净融资额有所上升。分券种看,短融净融资额由下降转为上升,公司债、企业债和中票净融资额延续下降趋势,定向融资工具净融资额由上升转为下降。信用债发行利率以上行为主:AAA和AA评级中短期票据发行利率有所上升,AA+评级中短期票据发行利率有所下降,AAA、AA+和AA评级公司债发行利率均有所上升。本周产业债共发行新券45只,其中短期融资券最多,发行额为339亿元,占比70%;主体AAA评级的数量最多,发行额为313亿元,大约占比64%;而国企发行额421.2亿元,占比87%。新发产业债中非金融行业主要有采掘、综合、公用事业等。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AA级的各行业利差在172~576bps之间[4];AA级各行业的利差均有所上升,各行业利差平均增幅13.75bps。 比较城投与中票的收益率曲线,本周两者的收益率差异基本在-2,545bps-659bps之间波动。AAA评级的城投债与对应中票收益率之间的正向差异由下降转为上升,AA+评级的城投债与对应中票收益率之间的负向差异由下降转为上升,AA评级的城投债与对应中票收益率之间的负向差异延续下降趋势。 2014年以前房企债券融资尚处于开拓阶段,政策尚未完全放开且发行规模极低。2002年-2013年期间,11年房企发债规模总计1,990.45亿元,仅为2014年房企发债规模的50.20%。其中,地产企业发行债券主要类型为企业债和公司债,发行规模分别为821.10亿元和526.15亿元,合计占所有债券发行总规模的67.69%。短期融资券发行总规模排名第三为299.70亿元,每年发行规模在在20亿元-50亿元之间,较为平稳,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企业营运资金或偿还银行借款。 信用债发行利率以上行为主:AAA和AA评级中短期票据发行利率有所上升,AA+评级中短期票据发行利率有所下降,AAA、AA+和AA评级公司债发行利率均有所上升。 二级市场成交情况:信用债成交均有所下降。本周信用债成交均有所下降,公司债、企业债、中票和短融日均成交量均延续下降趋势。本周有4家公司主体评级下调,1家公司主体评级上调。本周各评级、期限的利差均有所上升:1年期各评级平均利差的平均增幅为0.86bps,3年期和5年期各评级平均利差的平均增幅分别为7.04bps和6.94bps。目前AAA、AA+和AA评级的各期限利差所处的历史分位数在15%-37%之间,仍处于历史低位。 AAA级各行业的利差在73~122bps之间,其中有色金属、食品饮料、煤炭开采和钢铁的利差均超过90bps[2]。与上周相比,各行业利差较前期均有所上升,平均增幅13.54bps。 1、每周成交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