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发布的《2018年7月中国城市租赁价格指数报告》显示,一线城市租金北京同比上涨1.55%,深圳上涨1.84%,上海下降2.03%,广州下降1.17%。 监管盲区暗藏风险 “公寓共有228间房,户型建筑面积在35-114平方米之间,去年9月对外营业以来,到目前入住率已达到95%以上,平均租金每个月2500元。”天津天住领寓副总经理殷文凯介绍,天住领寓主要面向青年人才提供,租户年龄在25-45岁,其中外来人口占70%,本地人占30%。到2020年,在市内六区都要建立天住领寓连锁店。 受访的各方人士认为,不想管、不好管、没法管背后其实是住房租赁法律法规缺失、制度不健全。过去几十年,住房制度更多关注产权交易市场规范,而当前对规范租赁秩序的需求愈发凸显。 不久前,部分地区房租价格因被质疑资本介入炒作引发社会关注,尤其是机构化持有的分散式长租公寓成为舆论焦点。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此次部分地区房租价格出现上涨,主要是由于供需矛盾和毕业季因素叠加造成的。 “住房租赁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位地方房屋租赁管理部门负责人说,许多基本概念仍无准确定义。比如,什么是住房租赁企业?《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等没有明确的界定,一些长租公寓运营商认为企业自己是提供经营性住宿服务,应该归类为生活服务业企业。有些没有房地产经纪资质的个体工商户和个人从事租赁经营活动,也无明确定性。 顶层设计缺失也给了一些不良企业打“擦边球”的空间。除了租金贷、环保标准低等问题,房屋租赁经营领域仍有诸多乱象。比如,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商品房住宅楼盘改为租赁住房。有的把租金定得很贵,没人租也不卖,实际就是变相的捂盘惜售,但没有法律依据来管。同时,“租金价格监管”也并未纳入地方物价或房管部门的职能,也处于“三不管”状态。 乱象频出引发担忧 记者在天津采访了解到,为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需求特征群众对租赁住房的差别化需求,住房租赁市场出现了以满足青年需求为主的万科泊寓、龙湖冠寓、天住领寓,和以满足家庭需求为主、主打中高端的招商公寓,以及以满足老年需求为主的万科怡园等长租公寓品牌。 房屋租赁的顶层设计缺失捆住了地方的手脚。天津市国土房管局市场处副处长白璐表示,国家在商改住、去库存方面原则上支持,但缺乏相关规范性文件,地方部门需要多方协调,但在规划建设中仍遇到许多与现行法律相悖的情况。 “即便在深圳这种外来人口多、住房租赁需求旺盛的城市,做这种长租公寓的投资回 报周期也要在8-10年。”深圳市招商公寓发展有限公司壹间公寓项目总监张 博谦说,大企业一般都把这类项目放在战略版块,赌市场长期发展情况。 招商蛇口天津公司创新事业部经理刘媛告诉记者,走纯市场路线的招商公寓定位中高端,主要受众是滨海新区外籍人口和中高端人才。虽然租赁用地拿地成本比销售型低了大概40%,但实际运营中还是亏损的,因为按当前市场的租售比,加上自己拿地成本和建安成本就“很难算账了”。 不计成本抢占市场 刘卫民认为,现在很多企业做长租公寓一方面由于响应中央“房住不炒”精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是为了追求头部效应,先不计成本做大规模,抢占市场先机。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租购并举的落实,我国租房的人将越来越多,对租赁住房的品质和安全要求也将更高。然而,目前究竟有多少租房需求,又有多少住房可以出租,谁在经营?这些都没有权威数据。 法律法规缺失让监管无从下手。比如,各地普遍缺乏改建租赁住房项目立项、规划、建设、竣工验收、运营管理等规范性程序,不少已运营的集中式长租公寓是商改住、工改住等改建项目,或多或少不符合规划、土地等相关要求,也不符合《消防法》的“规划前置”消防审批条件,消防部门无法进行消防审批。有法律人士表示,政府租赁平台一旦将“问题房源”作为有效信息发布,就有可能异化为以政府公信力为中介机构背书。 熊林说,当前决策层面可能尚难预测城市化过程中将有庞大的租房群体,房屋租赁的全流程管理都需要制度建设及时跟进。资料显示,在东京、旧金山等西方城市,租房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而在北京、上海租房人口还只占35%左右。 “空置的时间越长,赔的钱越多,所以从盈利的角度来说,最 好是装修改造完就安排入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机构持有的分散式长租公寓房源都是收来的,存在较高的持有成本,所以避免空置就是其运营的一个重要方向。而装修材料的标准越高,机构投入改造的成本也越大,这对利润不大的长租公寓运营商来说,是一个需要“自我割肉”的领域。 而大量行为主体游离于监管之外,让其被动接受监管同样艰难。此前,各地曾要求出租行为各方对出租行为进行主动登记,作为税收征缴和补贴发放的依据,但主动前来登记的个人和机构极少。一方面,房主担心暴露房产信息;另一方面,需交税也让当事方缺少积极性。根据“放管服”改革要求,各地各部门在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的情况下,无法设置相关“备案”乃至“许可”要求租赁企业和租赁项目进行登记,更无法对不接受监管的企业和项目采取强制措施。 |
- 上一篇:市芯置业,改善臻藏就选祥生·悦海棠
- 下一篇:2019年湘潭市城区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