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事前、事中监管受阻,事后监管也难以开展。比如,《住宅设计规范》中明确把客厅归为居住空间,“客厅改造成房间用于出租是否合法或影响消防安全”暂无定论,也没有明文规定消防部门应当介入室内隔断的消防许可管理。 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随着“甲醛门”“黑中介”等租房市场乱象接连被曝光,长租公寓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也引发业内关注。《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了解到,一方面,投资回 报周期过长、盈利难,变成长租公寓发展的“紧箍咒”;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追求“头部效应”,不计成本做大规模,抢占市场先机。此外,住房租赁市场监管的盲区和顶层设计的缺失,也给了一些不良企业打“擦边球”的空间。 记者在北京、天津、南京等一二线城市采访发现,机构化持有的分散式长租公寓在整个租赁市场中所占比例很低,占比最高的北京也不足10%,天津仅为1%。“这类公寓由于市场份额很低,难以形成垄断,所以租金主要受市场机制调节。在市场选择充分的情况下,去哄抬价格有违常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卫民说。 刘卫民说,相关数据主要来自市场机构,但那只是企业数据,亟须摸清底数、发布权威数据。自如CEO熊林坦言,环保安全、租金价格、金融衍生品等都是最受各方关注的风险点,而每个风险点几乎都是监管的盲点。 近年来,万科泊寓、龙湖冠寓、招商公寓等一批由开发商介入模式打造的集中式长租公寓发展势头迅猛,在全国多地积极布局住房租赁市场。在房企纷纷试水住房租赁这一产业之际,不少从业者也坦言,重资产运营的集中式长租公寓盈利难成为大家不愿面对的“一道坎”,但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一些企业先不计成本做大规模。 刘卫民等专家认为,在租购并举的格局下,租赁市场管理不再只是仅仅管住“黑中介”,稳定价格、稳定供给、保证居住,更需要进行通盘的考虑、严谨的制度设计。 业内人士建议,在租购并举的格局下,租赁市场监管不应局限于打击“黑中介”,更需要进行通盘的考虑、严谨的制度设计,以稳定价格、稳定供给、保证居住。 目前,国内长租公寓主要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类。集中式主要以传统的商业地产运作模式,利用自持土地开发或楼宇整租改造方式进行运营;分散式主要从租赁中介业务延展而来,依靠整合户主房源进行重新装修管理,类似“二房东”。 多名地方住建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对住房租赁市场进行管理的依据主要有建房[2017]153号《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建房[2018]4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国办发[2016]39号《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此外,许多地方现行的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几乎没有规范租赁企业的内容,无法适应新时代租售并举的要求。 除了房租价格被社会关注,长租公寓的环保问题也饱受诟病。近日,杭州一名白领王某因急性髓系白血病离世,家人质疑死亡原因与其租住的长租公寓室内甲醛超标有关。随后,网上不断曝出因长租公寓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而出现身体不适的“声讨帖”。 |
- 上一篇:市芯置业,改善臻藏就选祥生·悦海棠
- 下一篇:2019年湘潭市城区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