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自王健林亲自挂帅成立万达金融集团后,万达金融集团相继拿下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融资租赁、保险经纪、保险、征信等诸多金融牌照。成立当年,万达金融就收入了208.9亿元,此后的两年收入逐年不断上涨,尤其2017年收入同比增长50.4%,净利润完成年计划的1961%,创万达完成计划指标的历史纪录。去年起,万达金融集团收入增速放缓,同比增长28.6%,至433.6亿元。 同年12月,万达出售所持有的全部百年人寿股份,抛弃了手中唯一一张保险牌照。各界纷纷预判,万达集团将在今年的计划中,出售支付牌照。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万达金融集团内部,已更名为万达投资集团,“在去杠杆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大企业集团收缩阵线是普遍策略”。 王健林在万达集团去年的总结大会上,公开宣传万达已经不是地产公司。同时,给出了一组数据支持:万达服务业收入1609亿元,占总收入的75.1%,而房地产收入仅占24.9%。万达集团房地产业务的萎缩是不争事实。 去年万达地产集团营收为540亿元,在房地产百强企业中排到50名之外,与2016年高峰期相比,减少了近三分之二。 王健林还强调,万达商业要在2019年内,剥离所有的房地产业务,一平方米房地产开发也不能有,成为彻底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 这无疑体现了万达集团“去地产化”的勇气和决心。针对房地产企业纷纷转型,中国社科院工经所产业组织研究室主任刘戒骄曾表示,房地产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企业战略,引领房地产市场需求型发展,企业应该多在创新方面下功夫。 丁道师表示赞同上述观点,并补充道:“万达集团的未来不难预计,将会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和经营结构,哪怕牺牲利润也要实现跨越转型。”如此看来,出售百货后的万达集团,形成的商管、文化、地产、金融的格局,未来还会发生变化。 责任编辑:万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