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香港楼市持续走强,造就了全世界最为火爆的房地产市场,香港也因此连续八年位居全球房价最难负担的城市首位。很多分析人士表示,香港楼市存在大量泡沫,此前中信里昂证券(CLSA)房地产研究部门区域负责人Nicole Wong曾指出,香港房价已经涨到了不合理的高位。 降价逾20%的嘉湖山庄并非个例。根据中原地产最新数据显示,最近两个月来,降价楼盘最多、降价幅度最大的区域,是新界东;唯一一个楼盘房价全线下跌的区域,也是新界东。此外,在截至10月初的12周内,新界西私人住宅价格也下滑了2.5%,而新界东和新界西居住了香港接近一半的人口。最新一周的数据中,一个月降价幅度超过10%的楼盘,并非少数,降价20%的嘉湖山庄只是新界房价的一个缩影。 11月5日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公开表示,香港楼价由8月开始回落,近月成交量明显减少,一手及二手成交量合计共跌48%,反映出市场气氛的冷淡。 瑞银此前也发表研究报告称,香港楼价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过往楼价下跌主要由于经济冲击引发,而该行预期贸易摩擦将令香港GDP增长中期下跌0.5-0.8个百分点。相信香港经济转差将令楼市表现脆弱,维持预测香港楼价自现在到明年年底将跌5%-10%,还并未完全算入贸易摩擦对香港经济的影响。 在香港银行业开始踏上加息进程之后,香港的楼市出现了拐点迹象。虽然多年来快速上行的房价使购房者不堪重负,但此轮加息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机构看空,政府观察 豪宅卖家亏本甩卖的现象也开始出现。10月22日,沙田九肚山一处房产以1300万港元的价格成交,卖家持有该房产将近四年,此时成交账面亏损6万港元,但算上税款及佣金支出,亏损约68万港元,为区内首宗“流血”出售案例。据悉,2015年1月,卖家以1305.98万港元购入这一房产,去年12月,卖家以1820万港元的价格挂牌出售,今年5月降价至1650万港元,9月又连续两次降价至1450万港元仍无人问津。直到降到1300万港元才得以成交,而这一价格较最初挂牌价已降低520万港元,降幅接近30%。 然而市场人士表示,促使买家退缩的原因不仅有难以负担的房价,还有对经济的担忧。美联储将继续推行货币政策正常化,即以继续加息来收缩过去十余年释放的流动性,香港大概率将跟随美联储进一步升息。这意味着香港楼市面临的压力还将加磅,本地经济也将受到影响。 “违约潮”来袭 相对于机构的态度,政府方面认为楼市走势还需观察。11月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表示,楼市发展要视乎宏观经济及国际形势,尤其中美贸易战会否持续或升温,现时尚需时间观察楼市是否已进入下行周期。假如确认,可以考虑适当时候陆续放松逆周期措施的收紧政策。 据美联物业数据显示,10月香港新建住宅销售交易额跌至112亿港元,已降至16个月最低水平;同时10月新屋交易数量仅为1130宗,为9月份的一半左右。不仅刚需盘受挫,豪宅市场也风光不再。 加息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陈德霖还表示,倘若楼价回调,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将会是在楼市高峰期时置业的人士,但预计出现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的楼价急跌、市民大幅削价抛售物业的机会较低。香港目前面对经济和资产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下行风险增大,但香港家庭一旦面对周期逆转,应付能力较其他地区高。 作为全球房价最贵的城市,香港的豪宅市场,从来不缺客户。但10月最后一周,香港豪宅以年涨幅5.5%已经跌出了全球豪宅房价涨幅榜的前10名,排在了第14名,位居广州之后。 而真正引起市场关注的,是被视为“香港楼市参考指标”的十大“蓝筹屋苑”之一的嘉湖山庄房价出现大幅下跌。据中原地产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截至10月初的12周内,嘉湖山庄房价已大跌15%。而近日,嘉湖山庄的一套实用面积为442平方英尺的两房,以456万港元成交,相比同类型单位的最高成交价,降价幅度已经超过22%。 蓝筹盘降价逾20% 香港的新房交易,需要支付5%的定金。今年年内违约楼盘的成交价,从490万港币,到3980万港币不等,意味着选择违约的购房者,需要交纳25万至200万港元的违约金。富人开始犹豫和退缩,刚需人群则开始恐慌和焦虑,上世纪末房价6年间从高位重挫70%的惨状仍然历历在目,在损失数十万港元定金和房子变成负资产之间,香港人选择了前者。 自香港银行业进入加息通道之后,多家机构表示看空香港楼市未来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