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们会在A视野知识星球中,给到大家硬核解答吧 ~ 点击这里加入【A视野知识星球】 当然,这并不是说今年中国核心城市的楼市会是一波超级大牛市。 也就是说,不是谁的力量一定赢,而是各种博弈后的合力,决定了整体经济基本面的未来走势。 这其实就是为什么,今年的GDP目标再不是保6.5了,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视野。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从眼下市场的实际来看,已经起风了。 最后,我要抛出一个干货性的题目给到大家: 当然,现在工业企业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利润的10%要给社保。 这怎么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7080.1亿元,同比下降14.0%。经测算,剔除春节因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与上年同期持平略降。 当我们在考察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的时候,不能假定大脑可以决定身体那般。 那么,我们投资者要看什么? 你可能会喜欢 原因之一是,A森一直在等待去年下半年所预测的2019年第2 ~ 3 季度中国经济企稳。一旦企稳,不排除政策也会有新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很多工业企业就是大型国企。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平均一辆车零售价的35 ~ 40% 全是税和费。 最新评论 除了房地产拉一把,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如果现实不是这样,那么我们直接继续搞计划经济即可,又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呢?! 降杠杆的底线是,可以让GDP慢一些,但是绝对不能影响到税收。 在这样的情况下,财税的压力本来就已经很大了。 而且,一旦出现亏损,基本上就会依靠大A、银行等诸多渠道去洗债,从而等于变相征税。 此外,想要学习楼市投资实操的老铁,强烈建议听一下音频课程《楼市钻石法则》。本文的思路,其实是来源于该课程。 热门新闻排行榜 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等于全民强制征税后,强力补贴退休人员,而且还是双轨制的方式。 当全球经济周期接近尾部,巨大的外部发展限制注定会直接冲击中国经济自身的短期上限。 大家可以将此看作【A视野】近期的新的实战型预测。 可就官方自己的估算,今年全国还本付息的压力是6万多亿,这已经远远超过过去几年都是5万多亿的峰值了。 统计局的数据出来了:
很多人问,到底目前经济好不好? 就像我们现在有大量的中央层面的优秀政策出台,但是,到底后面会执行成什么样子?这不少简单的就可以说清楚的。 国企 = 全民强制征税 然而,这条底线极为重要,这等于直白的告诉大家,后面会发生什么。 PS:谁是A视野? 无论任何一股力量要尝试去改变整个大的基本面,其必须是与多方混战后的博弈结果。 好了,机会已经出现了,再不行动确实是错过良机。 原因很简单,中央政策有其宏观的大视野,地方执行也有其中的无奈和当地极为特殊的背景,企业有企业的诉求,居民家庭也有其各种无奈。 从这个维度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 —— A森预计,在今年前三季度是一个楼市购入的窗口期。至于第四季度,则我们还需要在靠近年中的时候,具体再看。 而【A视野】对国企的定义,一如既往的清晰: 更何况,当汽车、楼市、工业企业等诸多行业都受制于这个经济周期尾部的残酷现实,它们直接也会相互强化,从而使得国内的经济增长存在乘数效应的下滑。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责任编辑: HN666) 这背后的逻辑,就是认定财政基本面恶化的不可逆。 因此,无论是降杠杆、还是工业企业利润暴跌,基本上都隐含着财政收入的巨大压力。 不是看任何一股力量的嗓门,而是应该聚焦于这个合力的动态走势。这才是我们学习经济、深刻领会投资之道的精髓。 因此,当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下行,其必然会倒逼中央政策层面的改变。而最为直观的,就是 —— 事实上,我们【A视野】自去年就开始预测,今年应是很多城市的小牛市。 再次货币宽松!!! 原因无它,这里面突出了管理层的核心诉求 —— 特别是两会又提出了大减税,这财政的压力,已经不说一般的人可以想象的了。 中国经济2019年的走势会是如何? 这点,我们需要后续再行观察。 所以,去年降杠杆直接把汽车业降成销售两位数下跌,官家自然马上就停止了全面降杠杆的政策。 正是因为这个基本面,A视野自去年开始,一直到春节期间,都在大胆预测楼市上涨。 其实,短期已经无牌可打了 ~ 可以说,2018年的主题如果是缺钱,那么,2019年则是“很缺钱”。 因为,这里面不仅仅是GDP、就业,最为关键的是,这里面还是税的问题。 这条政策底线,放眼当下,应该也就是我们【A视野】明确提出了这一点。 而我们对这点的坚守,恰恰是基于眼下经济基本面多方混战下的认知。 一边是收入承压,一边是要还本付息、解决老债务,一边还是天量减税和各种开支增加。 因为无论是补贴、还是各种优惠贷款,都是以牺牲居民家庭、民企的利益为前提的。否则,这些钱是哪里来的?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我们就拿汽车来说事。 为什么这么说? 同样,大型工业企业利润下滑,这又是一条核心底线。怎么理解呢? 看全文 在如此残酷的现实面前,怎么办? 现在看来,A森的预测,其实非常精准。 长期关注【A视野】的老铁都知道,A森一再强调,大型工业制造业的情况是我们判断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