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带货力:商业地产的流量争夺新战场(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9-04-29 11:41
I believe 齐鲁影视 a股市盈率排名 超神学院之雄兵连 粘粘球历险记 山西焦化 徐小明新浪博客首页

品牌与商业价值的转换就在“粉丝经济”追随的同款中实现。网络上有一种迷恋叫作“明星同款”,明星们的各种街拍照、机场照、探班照等一经爆出,身上穿的肩上背的,都会成为下一秒淘宝上的热搜词,百度指数显示,2018年“明星同款”的日搜索量达8763人次,阿里数据显示仅2017年7月-9月,就有超4亿人次在淘宝上搜索“明星同款”,平均下来,每天有超过450万人次在淘宝上搜一次“明星同款”。

招商引进的每一个品牌都需要测试一下她的明星气

在中国快餐市场,麦当劳与肯德基是毋庸置疑的两大巨头。但近几年,相对于麦当劳的沉稳,肯德基爷爷似乎又重新焕发了青春,从鹿晗到朱一龙,调皮的爷爷换了N张面孔。

流量转化学

调查显示,以一二线城市为主的千禧一代受访者中,近三分之一月均消费金额超过2000元,接近10%的千禧一代受访者月均消费金额超过3000元,这也就意味着,这部分千禧一代受访者月均消费已远远超过全国人均可支配月收入,体现出惊人的消费实力,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他们确实有实力享受更多的精神消费。

其次,在互联网时代下,粉丝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网络与社交平台连接了一个个有着共同“偶像”的粉丝,因为共同的爱好而聚拢在一起的粉丝社群渐渐形成,而通过共同的话题与交流,信任就在社群中得以建立。

当下,明星效应愈演愈烈,任何品牌或者商品,只要被流量明星背书或推荐就会秒变爆款,各大品牌也针对这一势头力邀明星站台,一时间,明星与商业的合作层出不穷。

依托于“明星”而高涨的曝光率,让汉街这座商业中心,既成为了武汉的“江城星聚点”,也成为了武汉最热门的旅游观光景点之一。

明星站一站,销售翻一番。明星活动落地,可不是只有花大钱一种方式。

90、00后的崛起

去韩国感受《太阳的后裔》的浪漫,游南京《致青春》,访北海道寻找昔日的《情书》,去斯里兰卡探寻《千与千寻》的印记……

明星效应就是供养经济,供养明星带过的“生活方式”

结语

同样还有,《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重庆解放碑的拍摄取景,在落地商业宣传的同时,也助推了一把重庆这座网红城市的全国发声,城市旅游与商业服务在这里呈现了互惠互利的辅助效果。

因此,粉丝社群让每个粉丝产生的单个消费,因为交流而实现交互的主动营销,每个粉丝对于社群产生了消费的引导与传递,点的消费引发片的传播,粉丝经济实现了最大化。

事实上,明星对于业绩的提升确实有据可依。对于很多商场而言,“明星一到访,销售翻一翻”已经成为了商业销售的惯例。

在这个时代的商业环境内,粉丝已经成为具有情感纽带的消费者与社群消费的引导者,而粉丝经济正是以引导粉丝的情绪资本为核心,通过影响个体情绪达到消费并实现个体对社群的主动传播营销,最终实现商业价值的转换与变现。

明星效应,究其根本,就是追星粉丝的追随与支持。调查显示,年龄越小,追星人群占比越高。90后群体中追星粉丝占比不到3成,95后中这一比例上升至50%,而近70%的00后都认为自己属于追星粉丝。同时,90以后的粉丝一族,追随的目标基本以明星为主,包括演员、歌手以及偶像团体。

我国的“千禧一代” 出生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中国 GDP 和人均GDP 维持了长时期的双位数的增长。

与80后不同,现在中国的90后、00后、10后们的假期早已不是吃着西瓜在电视机前瘫一天。对于他们,娱乐不仅仅是更加主动的选择,更需要打破次元的界限——上一分钟还在用手机线上观看剧集,下一秒就想要在生活中偶遇屏幕上的男主女主。

曾经刷爆朋友圈的《前任三》,其中不少场景拍摄于成都大悦城,也因此,这座购物中心成为了成都必到的网红打卡地。

因此,在粉丝经济空前繁盛的当下,明星的线下生活就被很多商业项目合理运用,甚至包装为商业项目的独有IP。

对于一些明星不太集中的二三线城市,很多商业项目则通过电视节目、真人秀以及热剧等的拍摄取景刷爆网络与社交平台,实现商业多渠道、更广泛的营销推广。

为商业地产价值赋能,本平台原创内容皆由猫头鹰研究所(MalltoWin Lab)专业出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品牌的明星款效应

比如上海兴业太古汇购物中心,从试营业到正式开业的半年时间内,共有超过60位国内外当红偶像踏足该项目,换言之,该购物中心为消费者创造了每个月至少10次与明星邂逅的机会,这样频繁的“偶遇”机会必然会带来大量粉丝的蜂拥而至,销售的带动就不言而喻了。

上海兴业太古汇除了为粉丝制造偶遇,还创造了众多与明星互动的机会,粉丝可以在这里围观谢霆锋《锋味》节目的录制以及参与SNH48的网络活动,甚至还可以在李宇春的“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与明星产生互动。

基于当下的时代背景与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营销需要通过最符合年轻一代的营销渠道实现最广泛的推广传播。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低迷的大环境下,以明星效应完成最小成本的最大化营销,并将粉丝经济转化为业绩的增长利器,将成为商业地产新的探索。

80后为追星支出最少,每月为追星花费200元及以上的仅占14.83%。以80后为中心,随着年龄增加或年龄减小,追星花费都呈上升趋势,即便是刚刚成年或尚未成年的00后,也有14.89%每月为追星花费5000元以上。

放大明星粉丝经济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