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协议兑现存疑 光明地产重组3年遭遇“水土不服”(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9-05-17 12:05
非诚勿扰 张述 爱股轩 孙国豪的爸爸 幻想嘉年华 金在中 仁医 形容女子美貌 雄兵连之乾坤篇

热门新闻排行榜

  • 楼市再升温:销售面积接近去年同期开发投资增速创4年新高
  • “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耗资800亿成中国骄傲
  • 那个约好去养老院的姑娘买房结婚了
  • 澳加楼市量减价跌中国买家少了一半
  • 用香薰蜡烛点燃生活仪式感
  • 改造设计:废弃的酱油厂变身网红社区创新空间
  • 今后三年1.8万亿债务待偿:房地产行业面临“降负债”压力
  •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尤其像这种涉及频繁出售及资产注入等多种关联交易情况下,肯定会被交易所质询,因为交易所本身就对重组交易打了‘问号’,如果对赌业绩如若完不成的话,就会面临赔钱等不可避免的现状,此种情况出售子公司有美化报表的嫌疑。”一位资深券商对凤凰网房产表示。

      这表明这家房企仍在扩容过程之中,只不过难以避免的是国企市场化弱的特点让内部重组出现了“水土不服”及“断层”现象。这要求企业在扩张过程中为规避风险除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之外,还需要加大业务市场化转型突围力度与强度。

    (责任编辑:徐帅 )

      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表示,国企房地产企业虽具有独特的政府资源优势,但是缺少民营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快速性。此外,放权减少及审批程序冗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发展速度的局限性。

      从光明地产2018年销售额上亦能发现问题。年报显示,公司 2018 年实现营业收入 204.94 亿元,同比下降 1.535% ;归母净利润 14.18 亿元,同比下降 27.17% ,增速较上年下降 119.72%,同时,公司 2018 年签约金额为 244.59 亿元,同比增长 3.37%,增速较上年下降 21.67 %。


      这场国企重组改革事宜历时一年半。按照最初的构想,光明集团在上海拥有物流用地、工业厂房以及农业经营性用地等得天独厚的土地储备优势,农房虽在上海颇有名气,但在全国难算出众且销售业绩并不理想;而海博股份1996年便实现上交所挂牌,产业结构主要以“出租”、“物流”为主。

      无独有偶,2017年的业绩也通过此种方式得以实现,2017年10月11日,光明地产全资子公司上海农工商华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出售所持有的商业项目予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受让方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与光明地产亦是同一控制人光明集团下属兄弟企业。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大行径庭、令人堪忧。业绩承诺期后第一年,农房集团和农房置业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8.41 亿元和 63.71 万元,同比下降 15.12% 和 99.41% 。

    “对赌”协议兑现存疑 光明地产重组3年遭遇“水土不服”

      按照光明集团期望光明地产整合旗下房地产业务的构想,其应对房地产业务对口的公司加以整合,反其道行之的出售行为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将优质资源通过关联公司进行暂时掌管,又能通过出售行为实现迅速变现,达到美化报表的作用。

      除了左右手倒腾、实现资产腾挪之外,光明地产“断臂求生”出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且时间多集中在承诺协议即将到来的2017年。


      

    部分子公司净利润下滑

      事实上,光明地产没有放慢前进的脚步。2018年新增土地储备为 144.52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53.34 ,大部分都涉及合作开发,权益占比超过 50 %。

      “此类国企地产业务整合,关键还是看是否会放权。毕竟从企业效率来说,需要向各类民企学习。总体上看,当前此类企业需要看到一点,即自身若可以放权,那么未来类似长三角等投资机会还是很大的,但如果不放权,可能在市场降温的时候投资战略会及业绩会趋于保守。”一位资深房地产专家对凤凰网房产记者表示。

      那年,光明集团董事长、总裁沈宏泽曾召开“奋战80天,全面完成3年利润承诺动员大会”,他曾呼吁员工赶抢工期,解决资金压力,提升利润增量,确保最终完成3年利润承诺目标。”事实上,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转让资产,成为最简单、最直接兑现业绩承诺的方式。

      就目前整合来看,效果并不突出。光明地产占据光明集团的净利润占比确实呈现上升趋势,2015-2017 年净利润分别占集团的27.46%、 38.14%、 59.93%。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光明地产净利润增长绝大部分来自于农商集团,海博集团物流优势并未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凤凰网房产查阅年报发现,光明地产目前项目多集中在保障房建设、城中村建设、殷实农场、历史名镇、城市更新、租赁房、物流园区等业务,虽然目前房地产开发谋求转型,但是此类项目大多具有建设、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

      

    光明地产所在项目城市分布,图片来源:官网

      事实上,背靠国企资源优势,光明地产一直视环长三角区域为公司重仓大本营,但是,受此类城市政策严控因素影响,光明地产销售业绩呈现增长乏力的状态。为此,光明地产不惜频繁出售子公司进行“输血”,并将部分企业转让给光明集团下关联兄弟公司腾挪资产。此外,对赌利润未达预期的光明地产非但没有减缓加速的步伐,反而在土地市场中狂飙突进。

      4月1日晚间,向雅居乐成都项目增资5100万元,持股51%;4月9日,光明地产5.52亿元收购宁波仑茂置业51%股权。同日,4月9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农商集团以255万元(认缴)收购宁波仑茂置业51%股权。

      “左手”倒“右手” ?

      就2018 年年报来看,销售房地产开发项目产生的收入为191.19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 93.29%,转型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今年3月13日,光明地产通过全资子公司农商集团2.5亿出售旗下上海广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此次交易的受让方与光明地产为同一控制人光明集团下属兄弟企业,互为关联人。这预计将为光明地产2019年度增创归母净利润约0.54亿元。

      光明地产仿佛重组之后一直带有农商集团“高负债、高库存、高成本”的“基因”。


    最新评论


      

    一边是负债承压、成本激增,不得不“借旧还新”,一边是收并购持续,彰显扩张野心。

      一边是负债承压、成本激增,不得不“借旧还新”,一边是收并购持续,彰显扩张野心。

      虽然在经历了一大波“卖子”之路,但是光明地产仿佛并没有萎靡不振的态势,反而在2019年及2018年末收购及拿地动作不断大有激流勇进之意。

      2017年10月,光明地产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农房集团,通过挂牌转让所持有的江苏东恒海鑫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债权。光明地产创下一月卖“四子”“输血”的记录。


      部分子公司净利润下滑

      1+1>2?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