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平:商业地产的破与立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9-06-20 11:50
股票学习网 全职法师动漫 形容美女的词 as if 神秘少林寺之玉龙杖传说 what is love 关颖 上流感

  商业地产是一门囊括建筑、设计、美学、心理学、哲学等科目的庞杂学科。纵观资深商业地产人,坚持读书、善于社交和懂得洞察事物等特质极为显著。

  一年一度的行业大咖交流会,商业年会是重要的一场。经办了15届大会的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研究会会长王永平,对流程早已驾轻就熟。可在今年的筹备组办公室,依旧能看到他一丝不苟地对每个细节,甚至较真到每一个字。

  在忙碌却不缺有序的筹备现场,王永平特意抽空与乐居财经·乐商展开这次对行业新思考的对话。

  商业地产“痛点”由招商转运营

  身肩商业属性,又涉足地产圈,商业地产的行业归属曾遭“边缘化”。如今,商业地产的身份尴尬解除,自成独立学科发展。

  “商业与地产合体的商业地产虽然在国民经济分类中仍然没有名分,但是在业界实际上已经公认为一个独立行业。”王永平解释道。作为横跨商业和地产两界的大咖,他对行业的发展有着更深的感触:过去很长时间,商业地产不知划分在哪个类别,商业类和地产类对它的重视度也不够。而过去商业与地产发展不好,是因为两张皮,商业是商业,地产是地产。

  “作为商业地产行业而言,商业与地产必须融合。让商业、地产两张皮变成一张皮。” 王永平进一步解释道,商业是魂,地产是壳,灵肉结合才能走得稳。这是他主政研究会后始终在推动的一个工作目标,也是他认为的商业地产行业发展应该行走的方向。

  中国的商业地产时间虽不长,但是它也历经了好几波发展周期。王永平对文字格外较真,他明确指出,“周期”的提法不一定完全准确。在他看来,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应该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以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为切入点,王永平将它划分为三个阶段:从以开发为主导阶段,到以经营为主导阶段,发展到目前资管主导阶段。王永平认为,资管主导的阶段是行业成熟的标志。当然,中国商业地产的痛点或短板仍存在。

  “商业地产已从招商难进入到运营难,这是目前行业的痛点。”王永平进一步解释,运营难主要受两方面原因影响:一方面品牌创新不够。差异化运营、个性化消费在招商过程中很难实现,此外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山寨、仿制品充斥;另一方面,运营管理团队的专业性不够。如今商场与品牌租户不再是简单的甲乙方合作关系,已逐渐发展为利益共同体的合作经营,对于运营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商场的身份从简单收租的房东转化为运营管理者,不仅需要运营品牌,还需要运营消费者。

  好购物中心铁律:人流和现金流

  如何运营好商场或购物中心是商业地产行业绕不开的基础题,同时也是个开放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却有解题的基本法则。

  在王永平眼中,不管商业地产发展到什么阶段,“两流”是衡量购物中心的核心指标。“两流”是指现金流和人流,具备两流中的一个就应该算是一个好的购物中心。

  “现金流好,真实反映了购物中心经营的基础水平;如果人流量大,即使利润并不高,但是大量的消费数据可能会给购物中心二次转化的机会。”王永平解释道,交易量和人流量是购物中心的基础。

  购物中心直接连接消费者,对消费者需求的敏感度更高,在融入与消费相关的创新科技也是走在前面的,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技术。

  “技术对于商业地产是一种赋能。”王永平对于创新技术的作用表示肯定,也对它助推下的商业地产行业充满期待。不过,他也表达了现实的“不如意”。

  “现阶段,大数据还没有破题。”王永平认为,从目前的实际效用来看,大数据还没能产生预期的效果,目前大多还停留在数据的收集阶段,没有完全进入数据的整理和转化阶段。而在步入转化应用的阶段,商业地产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创新技术的赋能作用不能忽视,未来的购物中心在技术的推动下,会有更多新的、富有科技感的的东西出来。不过,在王永平看来,一切的基础是要有足够的交易量和人流量,否则,一切创新都是无根之木。

  “新零售”关键要有好产品

  “无论从零售赋能地产,还是地产与零售相融合,都是商业地产的核心研究内容。”王永平在接受乐居财经·乐商采访时特别强调。

  零售是商业地产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作为区分“旧零售”的“新零售”,自然也是商业地产研究和探索的方向。“新零售”是商业地产发展的一大亮点。不过,对于“新零售”真正涵义的理解却并不是每个行业人都能读透。

  说到“新零售”,总是很容易把它理解成是一种模式。在王永平看来,“新零售”首先要有一个好产品,其次再赋予它一些新的营销方式。

  王永平从内涵和外延两部分来解析新零售。从内涵部分来看,商品本身是个好产品,创新是基于好产品的创新,是往更高品质、更高品位的方向创新。外延的部分,则是跟线上线下能够建立一个链接,是以数据技术驱动型的一种零售服务模式。对于新零售而言,这两者缺一不可。

  “消费主体的改变,才推动了新零售的创新,而非品牌完全内生性的一种变革。”王永平认为,不管是新零售还是所谓的传统零售,都是产品导向性,并不是模式导向性或者完全线上主导型,所以要想在新零售板块跑出来关键点要落在产品上。

  “如果只局限于模式的新或者营销手段的花哨,比如补贴、优惠券等,而不专注产品,在新零售板块很难跑出来。”王永平进一步补充道。好产品是新零售的命门,纵观整个行业,王永平认为,目前新零售板块做的较好是饮品板块,基于好产品而且能找到一种良性模式。

  以下为乐居财经?乐商与王永平先生对话精选:

  乐居财经?乐商:您认为社区商业的发展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

  王永平:“社区商业的社区特性不够,目前的社区商业更像是一个浓缩版的都市商业。”我觉得这是社区商业在发展阶段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一个好的社区商业应该成为社区的一个会客厅,跟社区的居民有更多连接。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打造成社区居民的第三空间,所提供的产品也要区别于都市商业,要有很强的社区属性。

  乐居财经?乐商:商业投资回报率在什么范围是比较良性的?追求投资回报率是否会丧失体验?

  王永平:就我考察国外商业资产的角度来看,比较良性的投资回报率应该在7%左右,这样才会有合理的盈利空间。不过从目前国内商业地产来看,多维持在3%-5%,超过5%以上的都非常少。我认为追求投资回报率与体验感并不冲突,商场的体验感至少来自三方面:场景空间营造、商品、服务。

  乐居财经?乐商:国内对商业地产行业的政策有哪些需要改善?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