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大湾区城市群的唯一核心城市,特区深圳的GDP增速也出现了下降。 2019年深圳生产总值超过2.6万亿,同比增长7%。 看似不错?实则已经开始下滑。 仅仅两年前,2017年深圳GDP增速还保持在8.8%的高位,在整个一线城市里,绝对的领先地位。 1年后的2018年,GDP增速开始下滑到了7.6%。 直到2019年,深圳GDP前三季度直接降至6.6%,增速滑落过快了。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了,11月深圳突然毫无征兆的宣布取消豪宅税,从而导致二手房交易飙升,交易量和房价全部呈现快速上涨态势,甚至新房市场也被带动。 是直接的也好间接也罢,事实就是取消豪宅税后的深圳,在2019年最后一个季度GDP开始回升,从而让全年GDP增速回到了7%。 2 楼市起到作用了吗? 当然有,但注意,这并不是全部。 深圳在2019年前三季度的国有投资增速高达40%,并且整个2019年上半年深圳基础建设的投资迅速增加到了48%。 至此,一切明了。 基础建设加楼市,短时间内对地方上的GDP影响之强,不言而喻。 这套模式,不止适用于深圳。 2020年更多的城市会出现同样的操作套路。 2020年1月份全国29个省市陆续公布本年度GDP增速目标,超过7成的省市全部下调了GDP增速预期。 同时多省市公布了2020年财政增速目标,统一的特点就是,也集体下调了财政增速预期。 2019年为了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出现了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和出台,这直接导致了各地财政收入开始下滑。 而2020年还会继续出台减税降费的措施。 也就是说地方上要过紧日子了。 在GDP增速预期下调和财政增速下调同时发生的时候,拉动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两个强力工具就要出台了。 基础建设和楼市。 2019年11月27号,财政部发布消息称,提前下达2020年的新增专项债1万亿元,这个额度比2019年8100亿相比,增加了23.5%,至此2020年的基建序幕正式拉开。 2020年基建主要以社会事业,基础交通,轨道交通,水利,环保,5G网络等为主。 基建在2020年的经济增长上,被赋予了相当分量的任务,大量的基础建设在各地开始陆续开工建设,随之而来的就是专项债。 是债就要还。 专项债的偿还渠道主要为政府性基金,而政府性基金的主要来源则是土地出让金。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土拍。 3 首先要清楚专项债是用于的各类基础建设。 严格来说,基建对地方上的单个城市和城市群肯定是起到正面作用的。 比如中心城市的专项债,用于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打通中心城市和周边卫星城市的轨道交通线,以加快人口流动速度和便捷性。 又或者加快地铁建设,扩展城市版图,缩短整个城市的通勤时间。 这是轨道交通的基建,可以赋予城市的利好方面。 这不只是一种假设,而是已经在推行的计划事实。 2020年1月19号,发改委召开了1月份新闻发布会,整个发布会的重点内容就是,发改委会在2020加大对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城际铁路,远郊地铁的建设力度。 客观的讲,这些轨道交通的利好,都会对城市房价起到正面作用。 这对中心城市,乃至整个城市群都是绝对的利好。 当然这都是基建完成后的事情,而在基建过程中所带动的GDP增长,才是当下2020每个地方上的重头戏。 基建的任务基本就到这里,剩下的该楼市登场。 楼市的任务严格说,只要其稳定,并不需要其有多凶残的增长,因为这不符合目前的调控政策。 稳地价,稳预期,稳房价。 预期2020年会以小阳春打开新年楼市的一幕,被疫情这个黑天鹅彻底打破。 为了给小阳春创造客观条件,在2019年底的各地就开始陆续对当地楼市松绑,12月我更新的文章里提到过,放松会持续出现在更多的城市,但是节奏会是平和的缓慢的。 疫情的出现,冻结了楼市的一切活动。 在买卖交易停止,房价波动几乎为0的同时,也让放松政策停下了脚步,让小阳春流产。 楼市冻结,土地拍卖市场也会跟着停摆,这才是问题关键。 4 如同我前面提到的,基建的专项债主要偿还来源就是土地出让金。 有人会说,今年才发行的专项债,还款还早着呢。 的确,但问题是每年都有到期的专项债及其利息需要偿还。 例如北京2018专项债,18北京债06号,发行总额37亿,2019年9月17号就需要支付利息1.502亿元。 这只是当年需要偿还利息的专项债之一。 这就是土地出让金的重要性所在。 基建专项债和楼市是相生的关系,基建让城市乃至城市群从医疗,交通,教育,通信,环境等方面更加完善,而整体公共资源的提升,在提高了土地价值的同时又间接助推了地价的上涨,地价的上涨又可以让土地出让金收入间接增加,从而加大了偿还专项债的能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单说地铁这一个公共资源。 有地铁的城市和没地铁的城市,房子能是一个价格吗? 你在享受地铁便捷性的同时,也要准备好迎接对等的房价。 因为从来没有什么公共资源是免费得来的。 需要土地出让金的还不止专项债,前文提到的今年会继续减税降费,这让地方上财政收入下降,也就是需要过紧日子。 这时候土地出让金这个重要收入来源,就显得相当重要。 综上所述,楼市今年本来会以小阳春开始,然后逐渐回落到正常,不会有大的起伏。 现在的情况变为,需求方每一个因为各种原因买房的,和供给方每一个房企开发商,双方的中间竖起来一道屏障,本来已经该发生的交易,被阻隔,被消失了。 屏障消失的那天,交易就会开始恢复,这个时候会存在几种现象。 5 第一,房企会因为需要迫切的追回前面一段时间内,损失的销售量,而开始进行有限的新房促销打折活动,加快去化速度,让资金周转加快。 在2020年1月份95家房企海外发债1810.1亿,已经创下境外发债量单月最大记录,可见房企资金周转存在一定的紧张性。 所以一旦楼市开始恢复,新房的各种促销活动会相继上线。 第二,地方上会延续2019年底的操作,放松的政策继续出台,但是节奏不会突然加快,还是会以平和的速度陆续出现。 速度是平和的,但是根据城市不同,放松楼市的调控会出现不同尺度的分化。 之前的一些三四线城市因为楼市库存问题,自身去化能力问题,包括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等问题,可能放松尺度会更大,一二线城市相对而言尺度会保持和以往一样,较为平缓。 第三,金融方面的利好,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5年期LPR利率的下调大概率会出现,这会对楼市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 所以注意关注2月20号最新的LPR报价利率是否出现变动。 LPR报价变化是具有全国普遍性的影响,而地方上的省行LPR加点权利,则可能会根据当地楼市的需要进行变动,比如降低。 其实这个现象从2019年12月开始已经在发生了。 根据360科技大数据研究院对全国35个重点城市的房贷利率监测显示,这些城市的房贷平均利率已经连续两个月下降。 其中,上海,厦门,天津,深圳,哈尔滨,杭州,广州,北京,海口,目前已经处于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城市。 能看的出来,微调下降的尺度非常小心和平缓,除了哈尔滨之外,其余都是在1-5个BP之间调整。 而南宁,苏州,郑州,惠州,无锡,合肥,武汉,南昌,中山,成都,则是目前首套房贷利率最高的10个城市。 这10个城市大概率也会根据自身情况出现轻微的下调。 第四,疫情一旦结束,楼市开始恢复正常,有想出售房子的人,建议先稍微等一下。 因为这个时候会出现我前文提到的,开发商新房进行一些有限的促销活动,如果现在出售二手房,会被新房的促销所带动的楼市气氛所影响,被动拉低自己房产的价格。 所以只要不急着出售,可以稍作等待,等交易量完全恢复正常,再挂牌出售。 6 小阳春被迫消失了,但这不代表一个平稳正常的楼市也就此结束。 楼市的重新启动,我坚持认为,不会造成什么所谓的大反弹和大暴涨。 而是交易量在短时间内较快上涨,然后逐渐恢复正常,仅此而已。 经济活动下,所有行业如同经济这台大机器里的齿轮,疫情的影响只是让各种大小齿轮暂时停止运转。 只要供需双方继续存在,只要楼市这颗大齿轮在经济体系内的地位,依然如压舱石一般无人可以取代。 那楼市就还值得期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