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重申“房住不炒”多地出台房地產供給側政策(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0-03-04 11:48
港中旅oa 杀戮都市电影 下雨 投资者说 文过饰非 绝命制裁x ddu yf77

  房地產行業也將隨之迎來新一輪洗牌。報告斷言,全國房企第一季度銷售數據將近乎腰斬,疫情已對房企銷售回款帶來巨大沖擊,那些依靠高周轉回流資金或在疫情高發地區布局較多的房企壓力會很大,有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據統計,2019年房地產行業共發生並購221次,並購規模高達1840.6億元,一些實力突出的百億房企在2019年內都有多次並購行為,行業集中度也相應有所提升。而排名靠后的房企融資渠道明顯收窄,融資成本提高。“若疫情導致這些中小房企資金鏈斷裂並因此倒閉,將會進一步提高房地產行業集中度。”陳心潔說。

  報告稱,預計疫情過后大部分房企會採取降價促銷的方式加速回款,短期來看,這種方式確實可以獲得更多的現金流,但由於一些中小房企融資受限,這些現金流更多用於還債,而實質性大幅降價促銷會強化房價下跌的預期,不利於后續銷售回款。因此,對外部融資過於依賴的房企,信用風險相對較高,一旦資金鏈斷裂,就會出現違約,甚至破產。尤其是對於大量使用債券直接融資的房企來說,債務到期並不會因銷售放緩而推遲,若房企自身流動性緊張,且短期銷售回款不及預期,屆時將面臨更大的償債及融資壓力。

  “當前房地產業最突出的問題是一些房企面臨資金鏈緊繃、甚至斷裂的風險。”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研究員徐奇淵說。

  “房住不炒”基調未變

  購房理念或將變化

  在此背景下,不僅房企發起“自救”,多地政府也紛紛出台政策。僅在2月11日至15日這5天的時間裡,就有上海、西安、無錫、天津、福州等地調整土地出讓金繳交期限,允許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申請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不收取滯納金。

  上海、浙江、無錫、天津、福州順延項目開竣工期限,土地出讓合同關於開竣工、投達產的履約時間要求可根據疫情自動順延,不計入違約期並不收取違約金。

  無錫和福州調整房地產預售條件,疫情防控期間預售部分達到總投資額25%以上,按規定予以辦理商品房預售審批手續。

  浙江、西安、無錫、廣西推行網上審批服務,實行不動產登記“不見面”辦理,幫助房地產開發和中介企業促成交易。

  “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房企資金壓力,但鑒於疫情拐點目前尚未完全明確,仍存較大不確定性。”報告指出,在“因城施策”的調控思路指導下,各城市均有一定的自主調控空間,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城市出台類似支持政策,但不應將這些政策視為放鬆或刺激房地產的信號。

  尤其是從2月16日到19日,僅4天時間內,財政部、統計局、央行等多部門密集發聲,重申要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再次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遠東資信董事長、全國資產管理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楊秋嶺認為,多地持續出台房地產供給側政策,以行業層面為主,主要是針對開發商資金壓力的緩解,但基調仍是“房住不炒”“因城施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認為,這表明決策層對中國經濟和房地產市場充滿信心,也是在房地產方面再次向市場發出明確的政策不變信號,同時也是向地方政府發出明確的政策指引。

  徐奇淵稱,面對疫情沖擊,當前的調控政策一方面仍應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則﹔另一方面應從現實出發,對房地產行業給予階段性的、邊際上的政策寬鬆,以穩定房企的資金流,避免對經濟、金融系統產生較大的負面外溢效應。具體而言,第一,政策應一視同仁對待房地產業,為其提供信貸紓困﹔第二,適度放寬監管額度限制﹔第三,稅費適當減免,繳納期限酌情調整﹔第四,鼓勵、引導地方政府“因城施策”“因企施策”,適當增加定向支持。

  總體而言,在業內人士看來,2020年樓市調控基調仍以穩為主,房地產市場總體趨穩,房價不會大起大落。但對於購房者而言,有一點預計將改變。

  “這次疫情也改變了不少人的購房理念。展望未來,政府治理能力較強、人均醫療資源較多的地區或將受到更多青睞,而且選擇樓盤時會更注重物業管理公司的服務質量。無房者重新認識到房子的重要性,疫情結束后或將有一些新增購房需求。”陳心潔說。

  □ 本報記者 張維

(責編:嚴遠、韓慶)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