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购房补贴方面,3月1日,桂林市临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临桂区房地产企业扶持有关问题的批复》,2020年2月24日至6月30日止在临桂区辖区内购买新建商品房且缴纳契税及合同备案的,可享受全额契税补贴(购房合同水印码日期与完税发票日期均需在2020年2月24日至6月30日之间)。 3月23日,玉林市印发《玉林市本级购买新建商品房契税+补贴政策实施细则》,对普通居民在我市本级购买的新建商品房(含住宅、商业、办公)、在岗医护人员:在我市本级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不含商业、办公用房)实施契税补贴政策。 除此之外,部分城市出台的涉及限购、限贷等的宽松政策均被撤回,出现了多次房地产新政“一日游”的情况。 具体来看,驻马店提出“将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至20%”,广州提出“商服类项目不再限定销售对象,已确权登记的不再限定转让对象”,宝鸡提出“各银行要积极争取降低首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政策,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40万元提高至50万元”,济南提出“在先行区直管区范围内购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商品住宅的,不受济南市限购政策约束”,海宁提出“3月25日至4月24日云上房博会期间,‘非海宁户籍人口在海宁限购一套住房’政策暂不执行”,这些政策均被撤回或更正。 各地稳定房地产政策“井喷”,为何这五地遭遇政策撤销?从这五地的政策来看,驻马店市和宝鸡市的政策都提及“降低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济南市和海宁市的政策涉及“松绑限购”;而广州市的政策则被认为是率先解禁商住的限售政策。 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指出,近期部分城市针对需求端出台的限购、限贷等政策均被撤回,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政府对楼市的调控定力。2月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同时强调保持房地产金融调控的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首付比例调整是很强的“暖楼市”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刺激购房需求。而对商服类项目的管控一直被认为是打击炒房的手段之一,贸然放松会令市场产生误解,而且,广州作为一线城市,政策信号意义较大,所以遭到“下架”并不意外。 国泰君安对此表示,上述分析事实上也从另一个纬度证明了中央对于坚持“房住不炒”的决心。稳定房地产市场和平衡好调控与房地产企业的生存问题,才是当下政策边际放松的主基调,因此,指望通过“刺激”、“放水”再来一轮疯狂的楼市行情的人们,恐怕还是要有一颗平常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地花样放松的同时,海南却收紧了调控政策,3月7日,海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的通知》,提出本地居民限购升级,本地居民购买多套住房的限购政策,对在海南已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本省户籍和常住居民家庭(含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停止向其销售安居型商品住房和市场化商品住房;改革商品住房预售制度,自文件印发之日起,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制度。 这次不一样? 平安证券认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是花相似而境不同。 从相同点来看,前后两次都处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恶化,流动性持续宽松的背景下。 第一,国际经济、金融环境都发生恶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大幅下滑、股市暴跌,2008与2009年全球GDP增速分别下行到3%和0%,2008年,全球16个重要指数平均下跌55%。当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加速扩散,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年初至今欧美与许多新兴经济体股市跌幅超过30%,美股更是在10天内发生4次熔断;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也显著加大,3月23日国际金融协会发布报告,第三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0年经济将萎缩1.5%。 第二,货币政策均出现大幅宽松。为对冲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国际上普遍采取货币宽松政策,美联储在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连续降息10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75%降至0%,并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国内方面,贷款基准利率连续5次下调。当前,为缓解疫情扩散对经济造成的冲击,主要经济体纷纷进入降息通道,3月以来先后有29个经济体采取降息策略,合计达到39次,美联储也再次实行零利率政策,并重启量化宽松,国内尽管宽松政策不及国外,但2月亦下调了LPR利率,同时持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释放流动性。 从不同点来看,前后两次的经济冲击程度、行业政策环境及所处阶段不同。 第一,国内经济受冲击程度不同,当前负面影响可能更小。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改变了中国数十年高速增长的态势,危机期间外贸断崖式下滑,消费也出现一定下行。GDP增速从2007年二季度15.0%的高点,持续降至2009年一季度的6.4%。但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程度可能更小,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是否会引发大规模的企业违约以及新兴市场主权债务危机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随着各国逐渐加强对疫情的防控以及央行采取大幅的宽松措施,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有望逐渐缓解,这会降低金融风险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其二,疫情防控期间停滞的消费和生产并非完全消失,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低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其三,当前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程度低于2008年危机之前,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占GDP比重从2008年的7.6%降低至2018年的0.8%,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更为显著。 第二,行业政策环境不同,当前政策整体保持定力。2008年时,房地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拉动钢铁、建材及家电家居用品等产业发展举足轻重,对金融业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而本轮地产周期政策整体保持定力,尽管各地政府陆续出台延缓房企税款缴纳等政策、因城施策力度加大,但政策依然延续以稳为主、“房住不炒”总基调。相较于2008年赋予房地产支柱产业定位,当前政策环境明显更为严格。 第三,发展阶段及市场体量不同,当前已步入成熟阶段、规模体量更大。相比2008年城镇化仍在加速、房地产潜在需求旺盛,当前行业整体已由成长期步入成熟期,城镇人均住宅建面由2008年的30.6平方米上升至2018年的39平方米,市场体量亦远大于2008年。200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仅6.6亿平方米,2019年达17.2亿平方米;行业龙头万科2008年销售面积仅为557.0万平米、销售额仅为478.7亿元,2019年已增至4112.2万平米、6308.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