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华润城润府三期开盘,周边二手房均价已遍地10万元/平方米以上,而项目均价仅8.5万/平方米。在巨大的诱惑之下,千万土豪冒雨排队离婚、排队打征信的名场面无不让人印象深刻。如今,润府三期挂牌均价已高达16万元/平方米。 前5月深圳市共批准13个商品房项目预售,批准预售套数为8730套。住宅批准预售套数为5260套、商务公寓批准预售套数为1616套。 随后,宝安住建局便发文宣布,往后宝安区内所有住宅项目开盘均采取委托公证处公开认筹抽签选房的形式进行销售,对捂盘惜售、价外加价、虚假广告等房地产市场违规行为进行整顿。 疫情趋缓后的深圳楼市频频爆出扰乱市场秩序的新闻,虽然政府积极采用一些短期政策应对,但深圳楼市供需不平衡的根本性问题仍尚待解决。资深地产评论人朱罗纪认为,政府应该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探讨如何增加供给,而不要轻率地去干预市场,更不能把干预价格作为政府工作的核心。“从长周期曲线看,住宅供应不增反减。以此来解释深圳房价涨跌,才是真正的核心逻辑。” 与此同时,深圳市政府进一步对土地供应进行“强区放权”。6月开始,除规定的7种土地之外,其余土地的供应都下放给区政府审批,以简化审批流程,加快城市更新领域工作进展,加大土地供应,缓解深圳楼市供需矛盾。 本质问题仍是供需 5月下旬,楼市调控新动作频现。21日,本获批预售的公寓豪宅项目恒裕深圳湾被官方撤下预售证,市场纷纷猜测与项目高于20万元/平方米售价相关。次日,深圳市住建局对宝安区TATA公寓、鸿荣源壹方中心,龙华区金亨利首府、星河丹堤等一批二手房挂牌价格虚高的相关楼盘进行核查,并将部分挂牌价明显高于近期真实成交价的房源全部下架。 深圳全民“打新”暗潮涌动 深圳显然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在以调控政策干预市场之外,深圳正在逐步加大居住用地供应。今年以来,深圳连续推出了多宗用于建设出售人才住房的居住用地,加大人才住房供应;而少部分商品房用地也纷纷采取“双限双竞”的方式出让,严格限制未来入市售价。住建局首次官方对全年可能入市项目进行梳理与公示,也是为接下来的新房供应背书,稳定市场。 深圳中原地产董事总经理郑叔伦认为,“政策调控压力下,市场整体预期都有所回落,加上政府对于房源报价的控制,大大打击炒房行为,业主报价也回归理性。目前调涨占比也只是略高于调降比例。” 持观望态度的二手房市场,也面临着政府限价与业主心理价位之间的博弈。市场作为一杆标尺,丈量出了深圳楼市背后常年存在的供需不均衡问题。在严厉监管之下,深圳楼市将何去何从?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从报价变动的区间来看,5月最后一周,业主报价上升的盘源占比为48.16%,较前一周减少了3.40%。报价下跌的盘源占比为39.25%,占比较前一周增加了3.00%。 美联物业根据官方公开出让的土地数据统计显示,过去14年里,深圳居住、商业、工业三类用地结构的分别占比17%、10%和53%。而国家标准要求居住用地占比下限为25%,居住用地供应明显偏少。 万丰海岸城、华强城等网红项目普遍存在类似的倒挂现象。在买到即赚到的诱惑之下,深圳号称“全民打新”都不为过。在南山区从事二手房中介的黎雨表示,“因为最近出了几个比较热门的新楼盘,这一块有很多原本准备买二手房的人抱着先摇了再说的心情在观望。” 这种热情源自于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的明显倒挂。 (责任编辑:DF506) 据了解,金融街华发·融御华府项目如今的吹风价大概在5.1万元/平方米左右,但链家数据显示,项目周边二手房均价在6万元/平方米以上,两者形成明显倒挂。 5月深圳二手房放盘量大大增加。据58同城安居客发布2020年《5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数据显示,今年5月,深圳二手房的挂牌数量达到了年后以来的新高,新增房源量环比上涨41.4%,供求关系在慢慢发生转变。 观望同样也是5月深圳二手房市场的常态,在后市不明朗的情况之下,购房者变得更为谨慎和理性。据深圳房地产中介协会数据显示,5月全市二手房网签9582套,环比下降37%,深圳楼市火热的情况似乎像是被浇了一瓢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