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政策冲击波 东莞二手房市(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0-08-18 16:05
世界坦克排名 回合制网游大全 国内杀毒软件排名 日本av明星 世界上最搞笑的笑话 幸福指数排名

7月2日,东莞住建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预(销)售管理通知》(以下简称“备案新政”),对申请预售或现售的商品住房项目设置了3万平方米的单次推货“红线”,还进一步更新限价政策。7月15日,《关于加强商品住宅网签销售信息公开的通知》出台,提出将定期发布网签房价,提高房价透明度。


新政出台背后是东莞今年火热的楼市行情,加上深圳于日前亦发布“史上最严”限购政策,也导致部分需求外溢至东莞等临深地区。

李鑫告诉记者,“莞九条”出台前,其一天带看的7、8个客户中至少有5个是深圳客。政策出台后,其现在每天带看的客户数量减半,深圳客基本上“消失”。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告诉记者,代办“临时户口”属违法行为,甚至涉嫌严重的行贿受贿以及滥用职权行为。“如果真能这么办,这里面很可能有一条隐形产业链,而产业链若想形成闭合,也离不开相关部门内部人员的配合。”另外,王玉臣认为,购房者以此种证明作为购房资格的审核材料具有很大的风险,一旦被查出会直接导致购房资格被取消,而若购房者已签署购房协议,则将会面临违约,最终“房钱两空”。

而就在新政出台当天晚上10点左右,落户代办公司工作人员刘立(化名)通过微信群发了一条信息称:“新政推出我们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外地顾客没社保要买东莞一手房和二手房第一二套房的需求。”

刘立强调,代办购买一手房“临时户口”可覆盖的区域只有莞城、南城、万江、横沥、清溪、凤岗、谢岗、石龙、沙田,而二手房则不限镇区,均可办理。对此,刘立给出的说辞是“没办法,公司规定有些地方不做”。

据刘立介绍,公司可通过为异地购房者办理东莞“临时户口”以绕开社保缴纳年限需达到1年或2年的门槛,其称之为“绿色通道”。

本报记者 陈婷 赵毅 东莞报道

广东省住房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记者表示,“莞九条”出台后对市场的短期影响将非常明显,会出现量跌价稳的现象,原因在于东莞楼市历来以外地特别是深圳投资客的需求为主。

投资投机降温

即使调控加紧,市场上仍有渠道宣称可通过办理“临时户口”解决购房资格问题,且收费不菲。针对上述相关问题,记者致函东莞市住房和建设局(以下简称“东莞住建局”)方面,截至发稿,该局未予以回应。

东莞中原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7月26日,东莞一手住宅成交187套,环比下跌39%,二手住宅无成交。

只不过,新政出台后,楼市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据多位代理东莞二手房中介反映,部分业主选择降价或直接撤盘,更多的是保持原有挂牌价不动。东莞乐居提供的数据显示,新政发布后一周,东莞全市二手房网签数仅91套,相较政策发布前一周下降93%。

东莞住建局官网显示,8月3日至8月7日(备案新政正式实施后的第一周),仅有6个住宅项目备案,其中有3个项目备案洋房产品共362套;另外3个项目共备案112套别墅产品,合计住宅供应474套。

多项目“搭末班车”备案

蔡俊带看的一套98平方米、3房2厅二手房初始挂牌价为395万元,业主在6月11日~6月19日合计上调65万元至460万元,该价格维持至今。蔡俊称在新政出台前,即使业主涨价也有多达30批客户前来看房。新政出台后的两个星期,仅来了4、5位客户。

“按照以往,每来访的4批客户中就有3批来自深圳。自从限购政策出台后,截至目前我还没接待过深圳客户,整体看房的人也少了。”谈及新政对带看量产生的影响,东莞松山湖片区二手房代理中介蔡俊(化名)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此说道。

在“莞九条”出台后,开发商更是加快了预售申报节奏。

事实上,在“莞九条”出台之前,东莞在今年7月已对楼市两次出手。

蔡俊亦对记者表示,近期咨询松山湖高新区房源、到实地看房的客户均出现减少趋势,“新政不仅限制了深圳投资客,也导致在本地工作但没有本地户口、社保年限不足的刚需客失去购房资格。”

而在记者的走访中,多位中介均表示没有途径可以为客户办理上述业务。代理常平镇二手房的中介李鑫(化名)称:“像这种‘临时户口’其实就是在办理迁入手续的半途中就将相关证明取了出来,以此作为具有购房资格的依据,可以说这种户口一半是假的。”

随后,记者往东来到大朗镇,所走访的一套松湖朗悦小区92平方米、3室2厅二手房的挂牌价为288万元。根据链家显示的价格变化,该房源的初始挂牌价亦为288万元,但业主曾在7月13日涨价12万元。

在向刘立了解“临时户口”办理细节时,刘立不断宣称办理“临时户口”对异地购房者原有户口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所办理的“临时户口”归属于集体户口,仅需5个工作日便能拿到手,且有效期可直至购房流程结束,费用统一为4万元,购房完成后公司亦会帮客户撤销该“临时户口”。

东莞中原战略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新政发布后一周,商品房供应面积25.67万平方米(3510套),其中住宅方面合计供应21.9万平方米(2330套),面积环比上涨62.5%,主要为赶新政“末班车”,开发商集中备案拿证,市场供应量大增,创年内单周新高。而就整个7月而言,东莞住宅新增供应创2018年以来新高,供应约66万平方米,环比上涨51%,同比上升78%。

截至7月31日,东莞住宅库存套数25064套,库存面积持续下滑至322万平方米,环比下跌5%,同比下跌34%,创近4年新低。按照过去一年消化速度计算,7月底住宅消化周期为6.6个月,较上月缩短0.7个月,同比缩短4.3个月,主要原因是市场供不应求情况持续加剧造成库存下滑。

“那时候是求着业主卖房,但业主总觉得房价还能再涨,不愿意卖。面谈时反价是常有的事情,还有的业主签了合同后又反悔,退还买家20万元订金再赔偿30万元也要把房子拿回来,重新涨价出售。”中介张山(化名)告诉记者。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