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杰:商业地产 “老中医”(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2-08-13 18:55
房地产内业是干什么的 房地产公司五证齐全是哪五证 房地产五证分别由什么部门发

  03 交班不退休交班给胡芳园后,胡敏杰没退休,而是转换身份成为地产“老中医”,帮全国各地前来拜访的项目方进行“问诊”。胡敏杰对地块和项目的评估,有自成一派的“望闻问切”把脉法。他从不吝啬自己的分享,甚至还很享受当“中小城市商业运营”专家的身份。“当自己的办法能帮助别人,被尊称为‘老师’时,心里还是挺愉悦的。”不足三年,拜访者数量接近500家项目方。这其中,实际上只有不足3成的拜访者最终因三观吻合、商业理念同频、项目评分达到70分以上,转化为恒太商业的客户。绝大部分都变为了胡敏杰的朋友。但无论是客户还是朋友,胡敏杰都一视同仁,亲自接待,看图纸、听诉求,全面的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是拿地拿错了?是房子造错了?是定位偏差了?还是运营不专业?逐一给出可参考的解题方案,他说:“远道而来皆是客,千里迢迢来一次也不容易,总要有所收获才值得。”利他思想,胡敏杰不仅仅刻在企业文化墙上,也时刻放在心上。“帮助了别人同样也成就了自己”,他是这样在做的,同时也是实实在在得到了。有了上千项目的接触经历,胡敏杰积累了丰富的商业地产成败经验,总结出商业地产开发商走弯路的原因。正是看到众多开发商的痛点和困局,他开始主张举办《全国中小城市商业地产创新发展论坛》,在论坛上分享中国商业地产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核心观点,从2017年到2020年已连续举办四届,筹备有序的第五届则监测疫情变化而蓄势待发。第一年,分析市场上出现的问题,胡敏杰提出必须实现前置化,在拿地前要做到城市基本面的调查研究、竞争对手的调研、项目定位、拿地的资金匡算标准化的前置;在开工前要做到专业团队组建、空间概念设计、开业时间节点把控的前置;在招商运营前要做到招商策略、运营策略、智慧商业建设的前置。在前一个阶段把该做的事情做到位,不给下一个阶段留下后遗症,通过前置化的价值挖掘,让开发商少走弯路。首届论坛后,参会开发商纷纷来电,袒露:“我们听了商业地产的前置化感触颇深,但是现在已经走了弯路没有做到前置化应该怎么办?”在第二届论坛上,胡敏杰针对地拿错了、楼造错了、招商不成功,开不了业、开业后运营不善几种常见通病,逐一对症下药:地拿错了。要做专业的前策定位可行性分析,分析该项目后续的经营是否能盈利。如项目分析结果不能盈利,应该要理性思考找出路,不要一错再错。确实没有其他出路了,建议是:变、退、停。楼造错了。必须要重新布局、空间重构,进行工程改造,在兼顾建筑规划和不影响建筑本身结构的前提下,按定位改,该敲的敲,该改的改,弥补项目缺陷,千万不要不舍得投入,因为这是治病的钱。招商不成功,开不了业。越是已经招过商不成功的项目,遗留问题越多,越需要快速面对解决,不能耽搁,不能心存幻想,解决办法只有一个,交给接地气的专业团队来操盘。开业后运营不善。首先要考虑活下去,必须要把持续经营放在第一位,重新定位,进行业态改造和调整。同时项目必须要用心调改好,做好“三化四你”。必须要导入运营管理的标准化、系统化、精细化。重点要围绕消费者的需求经营,从“商品适合你,营销触动你,环境留住你,服务粘住你”四个维度强化运营管理,点对点落地,重塑形象,让消费者重新认同你。不少项目已通过前两年提出的可持续与前置化少走了不少弯路,但是如果理念上没有做到三位一体,依然达不成商业地产的健康发展。在第三届论坛上,胡敏杰提出核心是:“政府、开发商、运营商三位一体”,协同驱动。他认为,利益兼顾,合作共赢;专业赋能,才能真正使商业地产健康地持续发展。第四年,由上至下,胡敏杰则更深地挖掘了商业地产的底层逻辑,他在报告中总结:商业拿地的底层逻辑,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根据目的进行项目的精准定位与布局,多点测算资金的静态与动态平衡,项目可变现利润,持有项目的成本。动态测算持有物业的长期回报率,否则,现金流被套牢,持有物业变成累赘。多点思维的项目测算必须要交给专业团队测算,否则账会算不准,造成投资决策的重大失误。商业规划的底层逻辑,明确项目定位,在定位的指导下找商业规划设计院,解决商业的使用属性;在商业规划的基础上再进行建筑设计;然后,商业规划设计院与建筑设计院在使用功能、安全、法规之间不断磨合找到平衡点。商业开发资金退出的底层逻辑,商业怎么卖,要理清两个点:盒子是不能分割销售的;街区可销售商业,不能单考虑投资者的投资能力,还要考虑经营商家的使用。选专业运营商的底层逻辑,定制化时代,为了不走弯路,必须找具备全过程服务能力的专业运营商。如何判断一个团队是否专业,一是看项目,在什么城市级别和什么样的物业条件下做成什么结果;二是看团队,有没有应对变化的持续创新能力和强大的集团后台管控能力。“以资本、资源为导向的上半场粗放型的管理接近尾声,房地产下半场的管理是专业化与精细化,这个市场将更大。”胡敏杰在交流中如此判断。从“创始人”到“老中医”,胡敏杰的心态平衡过渡比一般人早走了十年:“我对于生命的真谛有自己的理解。一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充分体现,二是传承,看下一代是否超过你;最后,人的一生充满了“服务和被服务”的过程,你服务别人的时候,要让被服务人满意,同时更要在被服务的时候要让服务你的人满意,这是人一生的修行。”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