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海闻:提振经济信心和预期,需要更大更深的改革开放(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2-12-14 17:08
充话费送手机移动 信乐团为什么换主唱 大富翁6怎么联机 尹平良

  谈民营经济:

  消除对民营企业偏见,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

  在理论上、体制上、政策上,都要真正理解和重视民营经济在新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我们面对的很多任务和挑战,包括需求拉动经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创新驱动发展、减缓老龄压力、加强国际合作与竞争,都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魏夏冰 摄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魏夏冰 摄

  NBD:的确,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疫情之下承受冲击也较大。但您为什么特别强调改善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和平等待遇问题?

  海闻:关于民营企业的信心和发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疫情冲击的问题,还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包括社会对民营企业的偏见、体制政策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限制,以及一些地方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的不利。

  首先,社会仍然存在对民营企业的偏见,总认为民营企业都是唯利是图的,没有社会责任的。这次新冠疫情爆发,公立医疗系统承担了大量医治救援工作,就有舆论出来谴责民营医疗系统靠不住。在总结某市防疫工作做得好,居然也说是因为没有雇用民营企业做核酸。部分言论把个别人、个别企业的不良行为当作民营企业的总体形象。

  其次,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为不信任,一些重要行业仍然没有对民营企业开放。一些地方政府的会议,国有企业的领导可以参加,而民营企业代表则不能参加。政府领导参加国有企业的活动不会有问题,若参加民营企业活动则可能不被允许,甚至遭到质疑。银行贷款也一样,贷给国有企业的坏账至多是失误,贷给民营企业的坏账则要查一查有什么背后私利。最近几年,甚至出现一些认为“民营经济已完成历史使命,应该退场”的文章。

  第三,一些地方的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不利。如果地方政府平时没有服务,需要时请民企“赞助”,监管很“严”,执法随意,且常常随意变更政策——在这样的环境下,民营企业很难得到健康发展,一些企业为了生存或者获取利益,反而滋生出违法行为。

  NBD:那么,对于当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您有什么建议?

  海闻:首先,在理论上、体制上、政策上,都要真正理解和重视民营经济在新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我们面对的很多任务和挑战,包括需求拉动经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创新驱动发展、减缓老龄压力、加强国际合作与竞争,都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

  正因为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而要切实做到在法律、行业准入、金融投资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当然也包括监管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同等要求。各地政府要努力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这一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都做得比较好。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出的“晋江经验”20周年,晋江民营企业之所以发展得好,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坚持鼓励企业在顽强拼搏中取胜,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

  晋江政府支持民企发展的经验有“四到”,即“不叫不到,一叫就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很值得各地政府学习。

  谈产业升级:

  鼓励和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也是对经济的提振

  要完善资本市场,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资金以便更快更好地发展,让新兴产业的企业从一开始就通过市场来提升自身的创新和竞争能力。

  NBD:目前,一方面需要提振经济,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产业转型升级。这两个目标之间如何平衡?

  海闻:提振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其实并不矛盾。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中等收入阶段,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资需求后,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美好生活不仅包括舒适的生活环境、充分的医疗健康保障、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也包括高质量高科技的消费品、高智能高效率的服务等。新一代信息产品、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鼓励和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本身也是对经济的提振。

  NBD:您刚才提到的这些新兴产业,在产业政策上如何进行支持?

  海闻:对于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应该更多地给予基础研发方面的支持,而不是仅仅给予资金上的补贴。要鼓励教育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研发和人才培养。同时,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企业在这些领域的科技创新。要完善资本市场,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资金以便更快更好地发展,让新兴产业的企业从一开始就通过市场来提升自身的创新和竞争能力。

  只有这样,中国的新兴产业才能健康快速地成长,也拉动经济更好地发展。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