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陈志新:对时下地产行业状态的观点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09-30 12:36
虐杀原型mainwin32 诺基亚x300 诺基亚x300游戏下载 诺斯克尔 欧陆经典女鞋 爬走在线 帕菲斯 派遣女王国语

  前面,我提及了一个问题,实业金融向虚拟金融的切换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开始要从房地产基本面分析中扩展跳脱开来。这是大类资产配置中经常超过面对的现实价格超预期现象。

  我想,这个问题可能是务实的读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另一个问法就是房地产还有投资价值么?需要怎么投资?

博时基金陈志新:对时下地产行业状态的观点


  实际上我们也看到,很多行业是在走衰退的道路,但毕竟有些领域还有较高的回报绝对值,是吸纳社会资本的场所。客观的讲,地产行业的制度并没有决定收益率水平,而是决定了收益率维持的时间和刚性,决定了信心的强弱,决定了资本到底有多坚决做一件事情,虽然商业周期和政策周期是资本永远绕不过去的问题。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在我看来,地产是一个兼具基本面、收入预期、金融属性特征在内的非常综合的大类资产。之所以称之为资产,是因为他具有资源属性,也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尽管少数人例外,但这不影响社会合力。如果站在比较长的时间维度上,如果有一天解决了资源自由流动和居住形态问题,我相信房地产或许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大类资产,可是有限的人生和技术能力范围内,整个地球还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资产和消费品的本质区别。

  C的问题是做卖方研究经常用的,有人通过投资销售进度,有人通过货币投放的给你,当然货币投放跟A是一个本质。关于周期的问题,我需要解释一下,这也是我为什么这篇文章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

  图:M1增速与一线房地产价格增速

  地产衰退的前提下,逻辑简单到经济的回落压力,由此带来的权益压力,利率回落压力,避险资产的价格抬升。对外,则是经济回落和美联储加息条件下的汇率压力。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房地产泡沫形成后,是没有可比估值的,这是资本市场的常见特征。我们观察历史上,全人类的泡沫危机,发现大泡沫的行成,没有人去根据价值中枢、估值等等投资,那就是趋势性的击鼓传花行为,即便是靠着大规模负债这样本来需要冷静面对的问题。通俗的讲,一个趋势形成,就不要去讲如何判断终点的问题,直到拐点出现快速逃离。如果一类资产不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又不能在长期达到当前价格价值上的均衡,或者无法在现金流上获得支撑,那这个投资的风险就是极大地,浮盈无法兑现,都是纸面的财富。

  回到房地产的问题上,他的回报率这么高,其他行业这么低,而且比较差异这么大,政策赋予的风险兜底这么强,又有多少资金不受诱惑呢?所以除了本身释放的M2新增外,社会经济体活化出来的资金,虽然我们不能用简单的数据衡量,但相信这个在一个大资金大回报周期形成时,到底有多强烈的问题,因为我们的M2基数真的很大,这一点可以参考M1增速。


  对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不得不提另一个因素,就是社会贫富分化水平以及投资者习惯。有一种说法是房地产价格不是有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决定的,而是由最领先的收入水平的人群决定的。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意见事情,现实情况是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好的社会分配现象,包括收入的分配、资产的分配等等,社会平均水平支撑的是价值中枢而已,但对于局部城市却与此相关度变弱,因为资本的流动是全国的,不是局部的。即便不是为了增值而去,也会为了避险而去,永远选择的是最有资源价值和发展前景的,至于估值本身就不能按照普遍的估值去测算。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参照一些社会分配不平等的海外区域作为参照。

  3. 短期内我们的价格是否见顶?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二战以来,人类历史上的几次重大经济危机(日本91年泡沫、93年海南泡沫、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几乎到最后都是房地产诱发的。经济的欣欣向荣会使得个人财富增长,收入预期非常乐观,从而使人希望有更好的居住环境,扩大居住空间,提高居民居住自给率,抬高资产价格;一轮经济周期结束逐渐从顶部下滑,必然带来经济增速的下移,从而收入衰减,政府为了避免坏账和资产价格问题,会降低利率维持经济增速,避免长久期的按揭和负债成本超过居民负荷,于是形成了各类刺激性的政策,这是典型的成长和衰退期政策和措施。其实背后很简单的,技术决定着人的收入增长和住房空间预期,人口决定着需求总量,货币政策是这项最消耗金融资源的资产的波动决定要素,这个波动类似于价格脱离价值的波动。因此,说房地产是周期之母是毫不为过的,更准确的说,地产周期只不过是经济周期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已,只不过二者极为接近。

最新评论

  图:制造业和房地产的ROE走势图

  这个过程是相互促进的,与活化的货币相关度更高,敏感度更强,于是M1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参照系。这个图非常有助于我们在常规基本面分析中判断周期性和一些拐点。

  我们生活在一个量价结合的市场世界中,总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资产规模,价格大体决定着我们的盈亏。我们的任何一笔投资都离不开量价分析。

  关于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机制有很多讨论,有人用现金流和利率折现,有人用货币总量长期比较,有人用大类资产比较去判断价格高估低估,有人用租金回报率,有人用国外价格比较等等,但最终发现总有很多东西是我们看不到的,也没有人真的能精确预判到波峰波谷。如果作为一个纯粹的房地产投机者,可能更在意的是在短期我们如何从政策和货币取向中判断价格趋势,这是比较务实的,或者说这是一个投机者的本来面目。我想,这些都没有错。

  最近,关于房地产行业的讨论似乎又到了一个狂热的状态,而随着我们对于现实的贴近,也发现这轮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周期似乎也走到了很炽热的状态。在此前的一些泛谈中,我曾说过对此轮宽松的周期的认识,当时认为本轮宽松周期持续时间会比较长,相对较为乐观。而现在,我需要去反思一些现实问题,去重新考量本轮周期的推动因素的复杂性。多说一句,作为一个投资者,分析判断一定要客观、冷峻,尽量不要掺杂个人感情色彩。

你可能会喜欢

  图:货币与房价增速关系

博时基金陈志新:对时下地产行业状态的观点

看全文

博时基金陈志新:对时下地产行业状态的观点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