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竞跑绝不恋战 王健林加速撤离房地产(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10-04 08:52
哥特式名媛吧 鸽子情缘谐音 功夫英雄火焰魔 宫野麻奈果 孤胆枪手之枪手风流 孤星传说txt 孤星传说txt下载 古广明足球学校 古惑仔之星河风云

这大概是10年前的事情了。从那时起,万达开始把在商业与地产挣到的钱,持续向这些行业转移。这些行业,在早已吃饱喝足的发达国家,都已有套成熟体系,市场上也充斥着老司机。

  这大概是10年前的事情了。从那时起,万达开始把在商业与地产挣到的钱,持续向这些行业转移。这些行业,在早已吃饱喝足的发达国家,都已有套成熟体系,市场上也充斥着老司机。

  王健林既当他们的学生,也当他们的老师和老板,最终是要当他们的老师和老板。

  只要万达有优势,能学习、借鉴、甚至超越,可以拿到国内自己从零开始干的,他就把它就学回来、改出来,自己干,先在国内干,国内干好再争取拿到国际干好。

  只要万达觉得无论国际国内,自己从零开始干还不如借助别人的资源和条件站在别人的肩上直接干的,他就把它买下来,融入万达智慧与中国特色,国际国内一起干。

  这么些年干下来,万达在这些行业干成了一系列世界级,甚至世界第一的“大买卖”,也在地产之外打下一片片从行业上可以万古长青的江山。

今天的万达,不但是世界最大的不动产企业,是世界最大的五星级酒店业主,也是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世界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和世界最大的体育公司。最近一两年,万达还悄然干出个中国最大的网络金融企业。

  今天的万达,不但是世界最大的不动产企业,是世界最大的五星级酒店业主,也是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世界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和世界最大的体育公司。最近一两年,万达还悄然干出个中国最大的网络金融企业。

  这些最大的背后,万达已在地产之外到底有多大,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其官网检阅。但依靠这些大,如果地产出事儿,只要不是特别大的事儿,王健林显然已经是我练成护体神功,我不怕不怕的啦。

  “这些都是长寿的行业。文化旅游就是个典型。一个故宫600多年,一个长城千年以上。我开玩笑,文化和旅游资源被占领上,至少几百年,好比,现在故宫长城是哪个企业自己的,你还愁吗?”已经在这些长寿行业拿到一大把大牌的王健林,在一次分享会上如此信心满满地说道。

对这些行业,无论是自己从零开始做的,还是买来的。王健林都坚持将其与万达在资金之外的核心优势,如品牌、经验和能力等结合,做出万达自己的特色和本事。

  对这些行业,无论是自己从零开始做的,还是买来的。王健林都坚持将其与万达在资金之外的核心优势,如品牌、经验和能力等结合,做出万达自己的特色和本事。

  除了喊话干过迪士尼的旅游,已经是全球霸主还要软硬通吃的院线运营,以及只做产业高端的体育产业,包括大家对万达可能还相对陌生的互联网金融(万达叫网络金融),王健林也是连名字都要跟别人叫得不一样。

  万达把网络金融建基在自己正努力打造的,旨在成为全球最大商业O2O平台的万达互联网系统“飞凡”之上,并且提出一个要颠覆传统信贷模式的目标。

  王健林说,全球银行的贷款基本是两种模式,要么抵押,要么授信。万达打造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收款系统,可以在线上掌握所有商家的现金流端口。依靠这个大数据,他们可以对商家进行信用评估,然后彻底改变信贷模式:无需抵押就可以贷款。

与时竞跑,绝不恋战,王健林加速撤离房地产!

  如今,“飞凡”除覆盖万达所有商户,还变成一个开放的平台,吸引了诸多其他商业中心和商家加盟,并计划未来几年覆盖7-8亿消费人群和200万个商户。王建林甚至放言:

  “公司内部已形成共识,万达未来价值最大的板块是飞凡,因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可以做到拥有7-8亿消费人群和200万个商户的数据。”

  与时竞跑的撤退

  万达官网上,集团简介的第一句话是:“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形成商业、文化、金融三大产业集团,2015年资产6340亿元,收入2901亿元。”

  地产,这个曾经的万达招牌,至今贴在万达身上的大标签,已经没有了位置。

  与之对应的是,2016年年初,王健林在部署万达当年的工作目标时,主动将外界认为原本可以实现2000亿营收的房地产营收下调了640亿,由1640亿减到1000亿,一笔砍掉40%,差一点就残酷到自我腰斩!从也因此将集团预算收入下调了12%,自己给自己来了个前所未有的负增长。

地产二字渐行渐远,地产收入大幅调低的背后,是王健林领着万达继续在从房地产行业大撤退,在其他产业大进攻,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地,不靠“不靠谱”的房地产,而靠其他可持续产业成就他的:国际万达,百年的企业。

  地产二字渐行渐远,地产收入大幅调低的背后,是王健林领着万达继续在从房地产行业大撤退,在其他产业大进攻,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地,不靠“不靠谱”的房地产,而靠其他可持续产业成就他的:国际万达,百年的企业。

  早在2015年,甚至更早前,王健林就公开讲话:万达要将来自房地产类的收入降到30%以内,要更彻底的转型,要不再是一个地产企业。虽然,他一直说,自己并不是特别不看好房地产,而只是为万达长远需要才这么做,但其对房地产绝不恋战的决心一直溢于言表。

  为了实现目标,2015年,15年前从住宅地产大撤退,向商业地产大转移的王健林,依靠万达最近10来年在长寿行业的大布局做支撑,果断地将减法做到了赖以登顶世界的商业地产之上,也开始了最力度的地产大撤离。

  但他减的不是继续运营商业地产的规模、速度,相反,他还要更大,更快地运营商业地产,他减的是做商业地产的投入和风险,当然也包括买房子挣钱的回报。

  期间,万达提出,要在3到5年内把“地产”去掉,变成商业发展公司或者商业服务公司,其策略是,要从之前自己盖商业地产经营商业地产,彻底转向只经营商业地产,这也就是万达已在大举推动的商业地产轻资产化模式。

  什么是轻资产?王健林的解释干脆又直接:就是用别人的钱。这主要通过两个办法来推动。第一种是机构直投,机构直接跟万达签约,把钱交给万达来盖商业地产。盖完后,机构当业主,万达来经营并且“分30%的租金。”

  今年1月14日,万达商业已经成功干出了第一个这样的大买卖。当天,公司与与光大安石、嘉实基金(博客,微博)、四川信托和快钱公司达成一致,由这四家机构出资240亿元人民币,建设约20座万达广场,盖完后由万达来经营。

  除了拿大钱来为万达商业地产减重,王健林对小钱也不放过,这就是第二种轻资产办法——众筹。万达曾推出一个“稳赚1号”项目,融资50亿盖万达广场。项目推出后,很快就把份额卖光,还搞出个50亿众筹遭秒杀的记录。

  为彻底去地产化,王健林还让万达把计划2017年后开业的重资产项目全部转让。他说:“这意味着我们会丢掉一部分开发利润,也得不到资产增值的好处。但我们痛下决心,该舍弃就舍弃,不要开发利润,也不要资产增值。”

  通过最大限度的减重,王健林让万达在商业地产运营上的品牌、资源和能力得到最大的释放,也让万达在商业领域得以更快速的发展。

  因为过去自己盖广场,要通过买房子来支持扩张,说到底还是一个要短期回报支持的模式,这种办法一到小城市就做不转,因为房价支持不了快速收回成本,即使玩得转,自己的钱也是有限的,摊子铺太大太快就可能周转不灵。

  现在这一转变,不要开发利润,只求商业租金。虽然少掉自卖房子的利润,但也省掉盖房子需要房价支持的负担,进而可以从长计议,将万达广场扩展到所有能够为其租金提供支撑的地方。至于丢掉的开发利润和增值,王健林自有他的算盘。“我替别人管理,三个30%就是90%了,同时我还没有什么风险,并且更持续。”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