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客推高房价,本地置业市民恐慌入市。”这是在今年楼市的蹿涨势头下,业界对于惠州市场的研判。本地刚需置业市民刘先生曾无奈表示,房价从6000多元上涨到1万元左右时,他感觉自己被抛弃了。 事实上,在惠州楼市这轮涨势行情里,类似刘先生这样的刚需客并不在少数。在房价的激增环境下,购房置业安家落户的愿望渐行渐远。 国庆长假期间,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出台调控举措背景下,惠州结合自身市场不断出现的销售违规等行为,“因城施策”,推出一系列政策规范住房销售市场,助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为了加速新政落地,切实整治和规范市场,由惠州市房管局、住建局、发改局和工商局分管领导牵头的4个专项检查小组在15日、17日、18日、19日四天里,针对全市三县四区的新房销售市场展开巡查。截至20日,巡查组共检查了22个楼盘,查出问题现场要求整改,并建立回访机制,确保市场规范到位。 4天巡查22楼盘后,惠州楼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新政出台 “因城施策”加强价格规范 年初开始,持续入境置业的深圳客强力刺激着市场供需。惠阳大亚湾、惠城仲恺等多片区楼盘均迎来迅猛的销售势头,全市前9月销售房源达到1300多万平方米,远超去年全年水平。在房价表现上,据惠民之家数据,惠城仲恺从年初的“6字头”已蹿升至当前的近万元/平方米的水平。 另在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百城房价指数报告中,惠州连续多个月均位居涨幅榜前列。 “尽管惠州楼市前期的价格确实较低洼,但近半年以来的楼价涨幅仍然太过明显。”某业内人士受访时表示,受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置业需求扎堆涌入等影响,楼价增长幅度较大,这使得本地置业者安居负担明显加重,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社会矛盾的产生埋下隐患。 “房子越来越好卖了,但是市民在部门的投诉却增多了很多。”市住建局房管科科长曾国彪介绍,以前交易没有那么多,现在房子好卖了却不断出现纠纷。 南方日报记者在跟访中发现,随着市场供需出现反转,开发商再度成为交易的主导方。开发企业为获得更高利益可以捂盘制造“房荒”、借助中介哄抢房源现象,以及客户不通过案场电商团购无法选房和人为拉高备案楼价造成价格虚高等情况广泛存在于交易市场,一方面人为拉高交易房价,另一方面成为楼市纠纷出现源头。 面对这样的行业环境,在深圳、珠海、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纷纷“因城施策”推出差异化的限购限贷等严厉措施后,惠州结合楼市出现的销售违规情形,发布《通知》,在预售规范、明码标价、中介整顿和广告宣传等方面作出要求,全面规范惠州商品房销售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为规避以往楼盘价格备案“限高不限低”的局面,在随后的14日,楼盘价格监制部门惠州市发改局、房管局跟进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价格行为的通知》,要求楼盘实际成交价格不得突破监制价格,下浮幅度不得超过10%,且开发商办好价格申报监制后,两个月内不能再申请调价。 |
- 上一篇:20城限购!中国楼市急速降温?
- 下一篇:楼市炮火不停歇,炒房客最后希望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