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商业地产遇见文化旅游,会发生怎样的碰撞?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11-26 11:50
武神飘香 五方印鉴 熙德传 西安女王招奴 西南方言学习网 西南四川方言网 夕字用五笔怎么打 戏子联盟 夏宫泽

原文链接:

文化旅游地产项目由于管理空间大、到访人流量大、业态复杂和注重访客体验等客观因素,其物业服务与普通地产项目大不相同,那么当商业地产遇见文化旅游,又会发生怎样的碰撞?10月13日,戴德梁行举行2016年第三季度媒体发布会,中国区商业地产服务部高级助理董事孟祎女士发表主题演讲,就文化旅游与商业相结合的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项目实践经验进行了分享。

2015年全国10亿元以上的在建旅游项目有2,057个, 50亿元以上的在建旅游项目404个,投资额100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185个。万达作为商业地产巨头,近几年着力于文化旅游地产的开发,代表项目有哈尔滨文化旅游城,总建筑面积360万平方米,预计2017年开业,年客流量2,000万人次;合肥文化旅游城,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2016年9月24日正式开业,预计年客流量2,000万人次。

近些年,住宅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政府政策调控力度也不断加强,地产行业中呈现纷纷转向文化旅游地产领域的潮流。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数据显示,全年国内游客突破4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全国旅游总收入约34,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科技传媒网—致力于推动创新科技发展,专注科技新闻传播的新媒体平台。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dkjcm

3. 提升文化旅游商业的盈利能力

各类地产项目内部收益率对比显示,文旅类项目的收益率最低,回收周期最长,因此孟祎女士建议通过多种金融手段、开发其他物业实现溢价等方式增加内部收益。例如商铺销售、多元化金融产品和资产证券化等。

消费客群更加挑剔

·     应用线上营销及O2O渠道

·     融合文化元素以及跨界的业态体验

2. 避免北方天气对开放式街区的影响

国内文化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孟祎女士认为,最重要的是分析清楚不同时段消费者构成及消费需求特征,从而有针对性的给予消费客群不一样的商业街区体验,增强街区集客能力,同时也带动其他业态消费,有效延长消费者停驻时间。

(责任编辑:夏喧)

中国商业市场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不断的升级,目前市场消费客群以90后、00后为主力,该消费客群特点有:巨大的消费潜力;较强的独立购买能力以及极大的影响力。其消费特点包括:强调与众不同,追求体验及新奇,缺乏品牌忠诚度;喜爱互联网消费;更了解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尊重中国传统文化。

·     实施更加精细人性化的服务和高标准硬件设施

1. 延长消费者停留时间

·     打造属于专属项目的独特标签及元素

北方的气候对于开放式街区商业项目影响较大,淡季旺季相对较明显。一般来说,小长假、寒暑假是游客集中出游的时间。另外,北京全年约43%的雾霾污染天气等也都大大降低消费者户外活动的意愿。孟祎女士认为可通过设计来增加开放式街区的聚客能力,例如通过对商业项目进行穹顶加盖,增加节点保暖设施以及利用曲线平面布局等。

如何提升文化旅游地产商业价值

孟祎女士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吸引这类消费客群: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