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房价背离工薪阶层的收入是现在才有的吗? 可能吗?土地低价征用的理由何在? 土地征用的艰难我们每个开发企业是有深深地感触的,在协议出让时代,也并非轻松拿到土地,为此付出的努力也是超人的。但是,可以有一个很低的土地价格。 堡垒是攻不破的。毕竟没有人能忽悠的行业内人士改变这一看法。那么购买者明白降无可降之后,也必然加入到买房大潮中。 降价依然是少数几个城市的个案,而大多数城市只是涨幅的降低。那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但是,保证工薪阶层住房需求是市场的问题吗?在住房市场化之前,又有多少工薪阶层解决了住房问题?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08年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0%,涨幅比6月低1.2个百分点。 没有稳定的居所,很难安居乐业。 目前的危机只是人们的观望情绪,而不是因为需求缩减和土地供应的加大,供需已发生根本转变,那么,未来的需求反弹是报复性的也属正常。 认清了这一点,我们还能没有信心吗?而这一点对于很多行业人士已经达成共识。 直至目前,土地价值也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不存在的,希冀回到土地低价时代,以保证房价基本按建安成本出售。 观念的改变是很艰难的。依靠房贷买房的是“房奴”还是快乐的“房主”,是会很快转变的。错误观念认为租房比买房好,随着80后青年的成长,是会明白的!再有,他们的配偶也不允许只顾享受而不买房。 不论唱跌派和中央二套等媒体如何不顾全国大多数城市的事实,以深珠穗等地的楼市指代全国,颠倒是非,目的是不可能达到的。 地方政府的经营城市理念说穿了就是卖地,这就是招拍挂形式成为地方政府垄断土地市场的最佳选择。为什么选择招拍挂?公平公正出让土地,防止暗箱操作。无疑是这样的考虑,但是具体执行过程中却未必做到。为了运作招拍挂程序,很多企业做了很大努力,付出很大财力和精力是必然的。但是,维护公正了吗? 坚定市场一定会恢复,那么冬天还可怕吗? 公正做不到,但是确实可以藉此之名哄抬土地价格了。我们很多地方政府土地部门不惜暗箱操作,以本地公司托市抬价,把项目拍卖给外地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04年8月31日开始的土地出让招拍挂形势,仅仅三年,土地抬至不可思议的高价。 有哪个发达国家解决了所有国民的购房问题,(不是住房问题)发达国家都做不到的事,初级阶段的我们如何做到? 市场要解决的绝不是所有百姓的购房问题!而保障类住房要占到70%的比例国家也一直在强调,但是很多人视而不见,还寄希望于市场化的房价降低到普通工薪阶层的月收入水平。 市场化的最初阶段,由于土地价格的严重低估,政府经营城市的理念也未入人心,最初的土地是非市场化运作的。所以我们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土地是不要钱的,既然土地国家所有,那么收回就是。
源于07年末的“拐点论”沸沸扬扬了三个季度,而且看来还要继续到年底。为什么?一是部分城市房价确实背离了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一个是行业老大的行为被炒作,对行业的非议群起,不理智的呼声影响力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