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末,武广高铁开通,长沙南站正式投入运营。 随着武广、沪昆、渝厦三条高铁通车,北抵首都,南至港澳,动到上海,西达春城,一日往返,长沙南站已然成为长沙对接世界的东大门。 三条高铁、京珠高速、地铁2号线……围绕长沙南站,高铁新城拔地而起,成为长沙经济版图上的热点,将长沙的城市发展带入“后大盘时代”,吸引着购房者及投资客的关注目光。 品牌房企云集地产开发势头强劲 根据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长沙市高铁新城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高铁新城片区将以商贸和商务(金融)业、现代旅游休闲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会展业、服务外包业、现代物流业和房地产业等高端产业为片区主导产业。 武广片区位于高铁新城浏阳河以西,是长沙高铁新城的核心发展区与优先发展区,是长沙高铁经济辐射效益的发散源。片区总用地面积约17.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8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面积3平方公里。 长沙市政协委员、高级经济师江跃龙透露,高铁新城靠近机场和老城区,有利于疏解老城区人口和发展产业。目前,高铁新城主要是靠市场运作,吸引大的投资商、开发商进行建设。 根据国土部门已批的用地红线,当前片区共出让用地360公顷,用地性质主要以居住、商业和商住综合用地为主。目前,已有万科、绿地、恒大等全国排名前十的品牌房地产企业陆续入驻,此外有消息称龙湖、华润等对入驻高铁新城表达了浓厚的兴趣。 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交织而成的立体交通网络,让高铁新城焕发着蓬勃动力。地产人刘正明认为,长沙东南方向是长沙发展最为强劲的区域。“武广新城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它的价值,但从目前来看,配套仍然是其短板。” 住宅为主商业配套或成短板 长沙高铁新城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6.9平方公里,武广片区规划定位为国际化商务区、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聚集高地和高品质的住宅区。 2009年万科率先发力,入驻武广片区,打造万科·金域华府;2010年喜盈门集团斥资30亿,在武广片区打造高端城市综合体——喜盈门范城;新华都集团斥资20多亿,收购厦门明升集团控制的长沙项目地块资源75%的股权,受让1600余亩土地……作为长沙楼市里的热门板块,旭辉、万科、恒大等房企云集高铁新城,从拿地到开盘平均6个月的周期成为片区市场共识,大量适合首置和首改的刚需产品涌现,吸引了大批购房者。 定位成为长沙城市发展副中心的高铁新城,未来规划居住人口约为40万。如此庞大的居住人群,势必需要商业、教育、功能资源等一系列配套作为辅助支持。 据了解,高铁新城拥有南雅中学、砂子塘小学、雅礼中学等多家名校,综合体育场、旅游跳水中心等体育设施也已经全面开放。但是,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旭辉国际广场、喜盈门范城、运达中央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已经渐成规模,“目前,高铁新城的商业配套还有待完善”。 位于武广商圈的运达中央广场,将于12月19日开启精品超市和美食广场,为明年5月的正式开业做准备。与运达中央广场临街而对的好润佳购物中心目前正在进行装修,预计将于12月31日正式开业。 未来商业体量将达300万平方米 “地铁和高铁是武广新城最大的卖点。”长沙天音企业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撒韬曾经这样解读武广新城。 截止今年9月,目前武广片区实现腾地1090亩,预期年底前片区还将完成3900亩的腾地任务,2016年预期腾地9800亩。据了解,高铁新城各大项目正在赶工,争取在年底之前建设完成,高铁新城管委会也即将挂牌。 “如果说,过去武广新城更多是一种远景规划,那么现在,随着区域成熟度的拉升,各种商业配套的完善,这个区域更加趋向于城市次中心的呈现。” “武广片区未来的商业体量将达300万平方米。”新华都长沙天地营销总监王灯阔表示,未来武广片区的商业配套会更加完善。 湖南运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小青认为,随着诸多商业地块开发建设的启动,高铁新城的商业配套将日益完善,宜居宜商的片区属性将更加明显。 的确,武广片区作为交通方式的变革的最大受益区域,近几年通过基础配套完善、土地储备的推动、整体统一规划,正在实现从“由面到点”的蓬勃发展。(新华房产调查记者 黄怡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