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价不低的原因 上海中原地产分析师龚敏却认为,地块溢价低主要与较高底价有关,并且现在要求开发商开工时间必须在12个月内,在今年房地产政策定调,价格上涨预期受阻的背景下,高地价拿地显然没有利润空间。房企拿地结构正发生微妙变化。 实际上,上海近两次土拍的成交楼板价格并不算低。临港南汇新城NNW-C4A-02地块的竞拍,最终只有5家房企进入竞拍环节,分别为招商、恒基、万科、港城和绿地。房企举牌较谨慎,经历三次举牌后,现场竞价大约持续了五分钟,绿地便以15.6亿元竞得临港南汇新城NNW-C4A-02地块,楼板价21180元/平方米,溢价率0.85%。随后,万科以10.35亿获得临港南汇新城NNW-C4D-02地块,楼板价21370元/平方米,溢价率1.76%;碧桂园以16.3亿获得临港南汇新城NNW-C4D-08地块,楼板价21086元/平方米,溢价率0.41%。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指出,21日土拍的地块面积普遍不大,总价不高,因此出现了多家房企参与竞争,但局面并不激烈,与此次自有资金审核趋于严格不无关系。 但开发商仍然热衷于上海土地。一方面,上海房地产交易有回暖趋势,链家地产数据表明,2月13日-2月19日这一周,全市住宅成交9.34万平方米;成交套数744套。住宅新增供应面积11.91万平方米,新增套数901套,需求端小幅增长,供应端大幅增长。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指出,政府对于地价传导房价仍控制严厉,如果出现地价过快上涨、引起房价反弹,后续更严厉的政策可能还会出现。地块位于远郊或者比较偏远的区域,底价相对于市场而言就已不低,导致市场竞争程度已大幅下降,这个状况与政府调整推地策略、结构有一定关系,与2016年9月份以来政府对于土地配资的整改也有一定关系,加上私募资金无法进入土地前端市场,也倒推房企拿地态度谨慎。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2月21日的土地拍卖实行了新规定,此次对于房企自有资金的审核比此前更严厉,一旦房企报价超过自有资金额度,便会被直接没收拍卖权。 但这并不妨碍房企在上海拿地的信心。对于上海建工在2月21日的土拍以底价11.2382亿元摘得金山区枫泾镇JSFJ0101单元04-05、04-07地块,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建工在上海项目已不多,而旗下还有园林绿化等分公司,所以这次拿地比较积极,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其实,去年12月28日,金山区、枫泾镇就与上海建工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准备进行小镇更新、升级的建设。 事实上,从上海商品住宅存量面积来看,截至2月20日,上海存量面积虽然仅仅有733万平方米,但是市场去化速度由去年9月份之前的月均120万平方米,降低到目前的不到60万平方米,甚至更低,现在单周的平均交易量已经降低至10万平方米/周,这个量是2014年年中当时上海楼市调整期的交易量。同时,上海商品住宅的市场去化周期也由去年9月份之前的5个月左右回升到目前的11-12个月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