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和谐成长房企“的是: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颐和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敏捷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创鸿集团有限公司、中信地产广州投资有限公司、广东龙光(集团)有限公司、中惠熙元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利海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珠光集团有限公司
主持人:谢谢陈总,请陈总入座。下面我们进入峰会讨论环节。请峰会的主持人维森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维伦。 峰会主持人张维伦:大家好,非常高兴站在这个舞台上,站在舞台上就想唱一首歌叫《忐忑》,不仅仅是因为我一个人站在这里,你们都坐在下面,更重要是希望跟大家讨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是十年中大家都经历过的。 第一个问题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今年开工1000万套。但保障房建设存在投资规模大、收益较低、资金沉淀周期长等问题。银行怎样参与保障房建设?参与保障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不要参与保障房建设?参与保障房建设会碰到哪些问题?保障房建设会否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冲击? 下面请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程飞沫介绍关于保障房方面建设银行的支持政策。 程飞沫:建设银行在房地产业务上已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些年建行广东省分行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从07年开始,先后在广州、惠州、肇庆、河源和韶关等地做了很多保障房按揭业务,对当地保障房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最近我们也正在积极的跟各地的房管部门联系,看看在今年保障房开发贷上怎么给予更多的支持,因为各地保障房政策上的差异会使银行在具体业务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会在进一步商讨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下一阶段全省保障房业务发展作出我们建设银行应有的贡献。 峰会主持人:大规模保障房建设是中央政府的要求,我们应该群策群力,想办法解决保障房建设中可能碰到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保障房建设还存在政策上的一些疑点,如资金、土地等。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不要参与保障房建设?万科总裁郁亮说,万科会全面介入保障房。下面我请我们20强企业来探讨这个问题。特别想请一个企业,他的产品性价比非常好,从某种角度讲,我个人认为可能会比保障房更好,尤其上个月他在一个城市一天销售量超过这个城市一个月的销售量,我们的碧桂园。下面请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彭志斌谈一谈。 彭志斌:碧桂园会参与保障房建设,目前无论是公司主席还是总裁,都有这样的想法。但具体到保障房的建设,我觉得有些问题政府要明确,包括主持人讲的土地的问题,资金的问题,还有未来怎么推出,推出以后谁来管理,最重要的是保障住房怎么样真正卖给需要保障房的人,而不是有一些鱼目混珠的人。
峰会主持人:银行表态会大力支持保障房建设,企业也会介入,但是第三个主体也必须了解,消费者怎么看这个问题。我印象中广州做保障房还是非常早的,请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江列华副秘书长代表消费者讲讲对保障房的一些想法。 江列华:作为消费者,当然最希望得到的是价廉物美的东西。商品房首先是作为一种商品,消费者肯定想以最低的价格拿到比较好的商品,这个是所有消费者的共同愿望。当然说好到什么程度,也是一分钱一分货,不可能像豪华住宅,但是作为商品最基本的功能还是要具备的。应该可以顺利的居住,不能一会这里漏水,一会电源不行,水也不行,一会天花板掉一个东西下来,这样肯定不行。保障房不能因为价格低就降低它的质量标准,要严格保障质量,一方面既要满足消费者需求,另外一方面同时还是一个政府的民心工程,如果做不好会给政府抹黑,当然对企业形象也是非常大的损害。 峰会主持人:我们的银行、20强企业都愿对保障房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人感动。最近我们注意到国家要求国企大规模介入保障房,我觉得这是对的,毕竟国计民生是整个国家和全社会的一个事情。
这十年我们发现有很重要的转变,很多开发商都转型或者增加了商业地产对住宅地产的比例,这是市场规律,产业的发展规律。因为房地产绝不仅仅是住宅这么简单,商业我们也需要,旅游我们也需要,谁去开发呢?还是开发商。有请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辛珠谈谈对商业地产方面有什么想法? 辛珠:就像主持人说的,奥园集团是靠住宅起家,近两年来随着上市之后规模不断的扩大,我们这两年成功在番禺市桥做了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奥园广场。去年实现开盘当天销售10个亿的业绩。 能取得这样的业绩,我想应该是市场规律推动,也是随着人们财富积累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当时的客户都是面对番禺的当地人,番禺当地的购买力是很强的,特别是商铺的推出,曾经是30人抢1个铺的销售,这个是市场规律所决定的。 峰会主持人:我们的20强企业,有一些在商业地产上已经做了很长时间,有很好的经验,有请广州市嘉裕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龙锐钊给我们介绍在商业地产上的成功经验。
龙锐钊:嘉裕地产还是以住宅为核心。但是在05、06年后,面对宏观调控,我们在考虑、在实践如何由短期投资转为长期投资,如何在商业地产、住宅地产开发中互相平衡。 我们经营的商业地产和其他房地产企业不一样。我们经营的商业地产第一个有酒店。现在目前有7家酒店。第二个有大型商场。如维加斯、太阳城等等。第三个进入了文化产业。目前我们已经开了40多家电影院,也准备上市。 如何做商业地产,最大的问题是管理水平。我们不是卖产品,是经营产品。如何做好商场经营、酒店经营,这个才是最难的事。但是经过这5、6年的实践,我们发现我们成功了,而且我们尝到了甜头。这里特别感谢各个银行的支持,因为他们对商业地产的支持很大。今年大家都感觉到借款很难的,但是我们的酒店、电影院等方面的现金还是源源不断的流进,我们现金流都一直保持比较好的水平。 企业如何才能够长久,除了不断的发展之外,我们做地产的如何提高管理水平,这个是非常重要。
商业地产我们也想销售,现在我们在珠江新城也有一个18万平方米大型的五星级酒店,也有公寓,我们也在考虑经营管理的问题。 |
- 上一篇: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主办
- 下一篇:监管层积极预警房地产金融“倒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