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这个冬 天不太冷(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05-26 11:36
战王龙妃 总裁老公乖乖听话 大广高速路况实时查询 素女经秘戏图本 一起长大慢慢变老 天龙猎艳之邪帝虚竹 绥芬河信息网 听说你要娶老子 食木甲鲶鱼

  泰禾坚定看好北京、深耕北京,目前在北京在售项目已达8个。除此,泰禾还在进行品牌输出,10月30日,北科建集团与泰禾共同宣布,将合作开发位于北京昌平沙河区域的丽春湖项目,并将项目打造为泰禾院子系产品—北科建·泰禾丽春湖院子,这将是泰禾在全国的第九座院子、北京的第四座院子,在此之前,泰禾在北京已开发中国院子、北京院子及1号院。

  泰禾强调商业地产个性定制,以区别其他竞品快速复制、千店一面的竞争格局。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泰禾力图从销售型公司转向收入型公司。

  星河商业:

  2016年欲登新三板

  “2016年,房地产板块还将是星河集团的主要发展方向。”日前,星河集团广州公司副总经理单文向媒体透露,未来,星河控股集团构成将分为三大产业集团,地产集团、金融集团、商业集团各自分管不同的业务领域。其中,商业地产板块2016年将在新三板上市,地产板块预计将以收购收壳方式筹备上市。

  事实上,在去年6月29日发布公司25周年品牌战略时,星河集团总裁姚惠琼就曾透露,星河集团的上市有两套方案,一是集团整体上市,二是把商业地产业务分拆出来单独上市。

  25年弹指一挥间,星河从创立时单纯住宅开发的小开发商,发展到如今“住宅+商业+金融”三位一体的集团公司。和同行相比,星河百亿销售规模或许并不起眼,但作为深圳最早涉足商业地产的房企之一,星河的商业地产开拓之路俨然已是一个“范本”。

  星河商用置业总经理陶慕明此前曾接受了时代周报记者的专访,谈及星河集团到底是如何解好并玩转商业地产这个方程式。

  “近30年来,中国房地产发展有波峰也有波谷,很久以前,我们就开始做行业判断,谁能与住宅开发形成互补,稳健且持续增值的商业地产是很好的选择。”陶慕明说,十年前,国内的商业地产刚起步,公司高层眼光独到,拿下福田区中心商业地块,开发了福田星河COCO Park,并以此开始了商业地产的征程。

  目前,星河已成功开发运营了福田星河COCO Park、龙岗星河COCO Park、星河第三空间、星河中心等多个定位清晰、各具特色的商业项目,逐步形成商业地产全产业链体系。

  除了启动全国布局的COCO系品牌外,最引人注目的是投资高达150亿元的超级综合体项目星河WORLD,这个项目开启了地产互联网“众筹”模式,“现金+产权”的方式与拟入驻园区的企业进行股权置换。

  星河很早就进入商业地产领域,但并未进行大肆扩张,这与采取的稳健战略有关。陶慕明说,星河“要做五百年,不做五百强”“做一个成一个、一个比一个好”,这是公司所坚持的做企业、做产品的原则,也是深入星河人骨髓的理念。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星河商业择机在全国做发展,总体上是顺势而为,有的放矢。从目前来看,星河商业是跟着集团的步伐走向全国,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都有布点,未来会考虑进入中西部,布局“3+2”核心城市圈。未来5年内,星河运营管理的商业项目总面积将超过100万平方米。

  其中,深耕深圳是星河商业的首要任务,要力争未来3-5年做好在深圳各个区的均衡布局。这主要还是依赖COCO系列品牌的扩张,在现有4个产品基础上拓展到7-8个系列品牌项目,以巩固星河商业在深圳的龙头地位。

  这当中,星河强调做“定制商业”,这其实是总结出来的定制,是为了推广宣传的处理。我们并非为定制而定制,每开发一个项目都要前置,前置到结合商家需求来进行项目规划,这是商业成熟的表现。

  事实上,商业地产二次布局,或将成为星河集团冲刺资本市场的核心概念和成败关键。2014年11月,星河商业地产首次试水管理输出iCO项目,与粤商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合作,标志着星河商业正式迈出轻资产运作步伐。

  但眼下及未来,如何保持星河商业地产的突出业绩,并且在规模、盈利和成长性上再次升级,这对陶慕明及其团队来说,仍然是个大挑战。

  金地商置徐家俊:

  五年不当纯粹“包租公”

  “过去十几年来,中国住宅市场大势是向上走的,如果期限再拉长一点,可以看到它单边上扬的过程,商业地产也是一样。”金地商置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徐家俊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乐观。

  在日前观点地产商业年会上,徐家俊再度袒露心声,“商业地产肯定还有一个很大的发展阶段,未来十年的增速会远远超过住宅地产”。他将商业地产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将拉动进一步的消费增长,商业地产的发展趋势也必将延续下去。”

  徐家俊并未否认商业地产正普遍遭遇的发展瓶颈。“国内商业地产的发展,正面临一些结构性问题,”徐家俊称,首先,结构性过剩阶段来临。经过过去20多年的逐步累积,国内商业地产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有很多存量需要盘活,最终也导致了空置问题的出现。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市场需要时间去消化庞大的供应量;其次,地域分化正越来越严重,一线城市所有的房地产资源都在上升,但三、四线却出现大量空置的物业;再者,传统核心地段的旧商业物业正普遍面临升级、改造需求;最后,商业业态已由原有单纯百货形态发展至商场、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等复杂综合业态上。

  不过,市场催生了诸如联合办公、服务式公寓等新兴业态,也让房企找寻到新增长点。“金地商置一两年前就开始布局新业态,未来一年会陆续面市,”徐家俊说,在共享经济崛起的大潮流下,金地商置也顺势推出IBASE联合办公项目,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落地;在杭州、成都、南京等地,探索服务式公寓业态等。此外,他还希望将“威新科技园”的产业园区模式在全国各地拓展。

  眼下,人才问题是徐家俊最关心之处。在金地商置商业管理公司总经理王寿庆离职消息传出后,外界也将关注焦点落到此处。

  “其实做事业,首先得有资源。所谓资源,第一得有钱,第二得有土地资源,第三就是要有人才。我甚至觉得,在这几个要素中,人才才是最重要的,”徐家俊介绍称,公司目前立足于多个方面的人才梯队打造,包括引入外界专业团队,同时坚持在公司内部培养人才。

  按照计划,发展快速周转的住宅物业以扩大规模,从而提升盈利水平将是金地商置未来5年的方向。徐家俊透露,尽管未来公司的持有型物业比重将逐渐增加,但住宅物业将占比50%,这主要出于经营现金流的考虑。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