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建证券研报指出,申万房地产行业的144家A股上市公司,有转型意向或行动的公司有86家,按照转型的类型划分,可分为在房地产行业内部转型、保留房地产 业务,向房地产相关行业延伸、保留房地产业务,向其它行业延伸以及收缩地产业务,谋求彻底转型。房企转型方向多为新能源、互联网、健康医疗、文化传媒、体 育产业等市场热点。从房地产公司纷纷谋求转型的现状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已经是“辉煌不再”,谁都能赚钱的时代已经终结。但具体哪个行业更有发展前景,哪个 行业能够整合企业原有资源,房地产企业还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 销 售不畅、市场低迷,房地产行业增速下滑、资金压力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Wind统计,万科2010年至2014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3.75%、41.54%、43.65%、31.33%和8.10%,其中去年的增长率为2011年来的低点;盈利方面,万科2014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同比仅增长4.15%,为2010年以来的点。
5月14日,国内住宅龙头万科,与商业地产龙头万达集团共同宣布,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本着“积极合作、携手共赢”的原则,强强联合,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4月1日,碧桂园收获来自中国平安(86.31 -0.82%,咨询)的62亿元注资,双方将在社区金融方面展开合作。根据记者了解,“千亿房企”碧桂园近年来一直试图在社区服务运营方面有所动作,这也是出于公司在全国各地拥有庞大社区基数的考虑。 有分析人士指出,房地产发展黄金时期“融资-拿地-开发-销售”的盈利模式已无法适应行业转型的需要,无论转型方向如何,改变以往重资金、轻管理的粗放式发展思维,走向精细化管理和轻资产运营将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此次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是一项长期计划,未来双方的合作主要会通过联合拿地、合作开发的形式来进行,即由万科开发项目中住宅部分,万达开发项目中商业部分,以实现优势互补;此外,双方也表示将共同探讨基于现有项目进行合作开发的可能性。 这种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6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4.85%;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63万亿,同比下降2.5%。 根 据两家公司披露的数据,2014年,万科实现销售金额2151.3亿元,同比增长25.9%。同期,万达集团旗下的万达商业收入为1078.71亿元,同 比增长24.31%。由于两家公司在营业收入方面均超过千亿,这也被称作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千亿级合作”。此外,无论是万科还是万达,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 拥有毋庸置疑的影响力。万科是全国住宅销售超过千亿的企业,万达集团则是全球规模的商业地产企业,且两家都拥有约27年的房地产开发历史,是行业 内为数不多的经历了国内房地产完整发展历程的企业。 分析人士指出, 各项指标走低显示房地产行业已经告别了“黄金时代”,传统的管理思维和发展模式亟待改变。随着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两家行业龙头近年来都不约而同的启动了 转型。万科近年来频繁走访互联网企业,并与百度合作挖掘大数据带来的商业机会;同时,万科在去年还发力推动“小股操盘”和轻资产运营,并且在发布2014 年年报的同时,第一次阐述了自己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和做“三好住宅”的战略蓝图。万达更是明确提出2015年将进行公司第四次转型。在内部推动业务转型的 同时,以合作的方式实现外部资源的整合,通过专业优势互补形成“1+1大于2”的协同效应,对行业而言这也代表了一种新的可能。 对业界而言,万科与万达的联手来得稍显突然,但并不意外。放眼整个房地产行业,房企谋求转型的诉求正在不断加强,大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架势。 2014 年以来,泛海控股重新规划了产业发展方向,提出在继续发挥房地产业务优势的基础上,融合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金融、战略投资等业务板块,以摆脱单纯依赖房地 产业务的发展模式,努力转型为“金融+房地产+战略投资”的综合性业务上市公司。2014年3月,泛海控股从大股东手中接入民生证券73%控股股权,进军 证券行业;2014年5月,增资10亿元入股民生信托,持股25%;2015年1月,收购民安保险51%控股股权,取得财险业务牌照;4月,又提出设立 “民金所”等公司,布局互联网金融,将民生期货增资至10亿元,布局期货牌照。此外,为了更好的推动新业务板块发展,5月13日公司大范围调整了董事会成 员,包括卢志强在内的10名新晋董事将替换之前8名董事会成员,组成了新的核心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