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振伟:谢谢蔡会长,蔡会长说得很对,我也认同,再多的政策不如回归市场,政府少点政策,尊重市场,干好自己的事情。至于讲到企业,我也认同一个观点,广州(楼盘)有个企业安华,原来做美博城的,他们在重庆(楼盘)忠县做了一个项目,一做就做了十几年,我们去那里看了,它把当地所有品牌都概括了,别的企业进去是不可能做过它的,关键是你要沉下心来,不能到处转。 第三个问题就问我们的企业了,彩生活的段总,您刚才介绍了彩生活的案例,两年前彩生活上市,你的市值很快达到跟花样年的市值一样高,大家都很关注。当然一方面是管理,一方面是服务,另外大家也看到了这里面的机会。今天我们也看到这个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做产品容易做到,但是管理不容易做到,管理比较长线,但是我们也担心,有的企业为了上市做一些短期行为,那就很难搞了,它违背了服务的本质。今天在供给侧改革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回归服务的本质,回归管理的本质?我们讲O2O,千万不要忘了它的根本。 段斐钦:从管理和供给的本质做好服务,这一点非常重要。最近有首歌写得很好,里面有句歌词说,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其实以前社区服务行业的人整体来说是比较苟且的,物业管理的定价权不在自己手上,它不像海底捞一样,我做好了服务,我的定价权在我手上,但是物业行业的定价权某种程度是少数决定多数的行业,物业行业过去一直受制于这个行业的制度影响,所以比较苟且。 对彩生活来说,一直在粉丝一个问题,从2002年彩生活开始创业,到2014年上市,走了12年的时间,某种程度上,彩生活在这个行业没有定价权的情况下,它的管理效率已经做到了整个行业里面的第一位。为什么是第一位呢?它用了行业从业人数的一半的规模,就做到了行业满意度的第六,前5位大部分是地产公司的物业企业,因为地产公司的物业企业一般来说地产公司会给一些补贴,某种程度上我们也称之为叫扭曲价格之后的满意度,彩生活是做到真实价格的满意度,因为我们百万平方米用工人数是110个人,行业平均人数是220个人,地产企业一般来说一百万平米是300个人,所以从输入和输出来看,我们在管理效率上已经做到行业第一。 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无论是我们个体,还是我们整个企业,还有整个上下游的企业,没有解决苟且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外包的保洁公司,其实这些保洁人员每个月的收入就2200快恰左右,中间还要砍一刀,能解决这个保洁的苟且之势吗?很难。所以从彩生活来说,就慢慢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样把维修和保洁e化,从公共区域建立信用,让他们更好地去进入家庭。因为O2O最大的挑战不是信息的服务,就像我们用滴滴打车,不会关注他是不是信息服务,到家服务,价格不是关键因素,信用是关键因素,核心在于每一个给你服务提供的个体,他的信用评级是你为他定价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慢慢就把我们的维修服务外包,跟他一起合作构建e维修的平台,我的保洁也外包,变成一个e保洁的平台。 因为这些服务你是24小时在社区里面发生的,这些个体的信用是对业主可见的,所以虽然低频,但是业主一旦发现自己家里出现了这些服务需求的时候,他第一选择一定是选择这个平台上最好的维修工过程保洁阿姨。这会迫使这个平台上的维修工和保洁阿姨着力做好公共区域的服务。我们不仅仅是一个互联网的企业,因为很多互联网企业尝试过快的落地,过快的在信息上进行传播,忽略了对于社区,包括我们基于社区的需求和供给的核心是信用和信用之间的互换,所以我们慢慢地希望让我们的保洁阿姨、维修工逐渐地在这个平台上不再苟且。我们的保洁阿姨现在在我们的试点小区,在周末他是要加价才能请到的,因为大家都看得到这个小区里面的阿姨哪个最好,哪个最强。所以我们只定基准价,上浮的价格由阿姨自己定。我们好的维修工,一个月可以做到1万多到2万,通过这种价值重构,我们的客户经理以前是只管收费,一旦谈到服务,这些客户经理就找不到下游的资源来给他提供服务的供给。现在我们的业主要找一个家政,他的中间服务的工作已经不再是他的成本,而是他找到这个供给侧为业主服务,这个供给侧会给他一部分的扩客户的费用,所以我们的客户经理在这个维度上来看,他的收入又比以前有所提高。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服务发生一些变化。 黎振伟:段总让我看到彩生活是在实现让服务更便利、更有价值、更重要。 下一位嘉宾是新欧鹏的李战洪先生,您每次都有很多独特的观点,这次讲到去库存,可以说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是最糟糕的,最近我去了一趟重庆,我在重庆下面一个县看到了新欧鹏的项目,当时我过去是为了解决一个企业的销售问题,它卖得不好,但是斜对面的新欧鹏的楼盘卖得非常好,价格还比它高。看完以后我有感慨,我觉得在任何地方都有刚需,都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在今天我们如何把刚需做好,请李总给大家谈谈,新欧鹏在三四线城市做好房地产的ABC是什么,何谓必要做的,何谓不必要做的?新欧鹏如何占领三线城市? 李战洪:的确有不少的楼盘在去年别人卖得不好的时候,我们在一个区县里面就可以卖到3000多套。其实我觉得现在的微观做事情这一块,差别已经不大,就是各个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这一块的差别不大。房地产有很强的周期性,它是有规律的,你只要把握好规律,再把微观的事情做好,你就能赢得市场。今天的主题是“供给新节奏”,我觉得宏观把握最重要,就是要看政策。从2008年到现在,政府供给了一大堆的政策,但是我觉得政策就是给了你一个字,2008年是放,2009年是活,然后接下来就是乱,然后是抓,最后是死,死了以后又叫,到了去年的时候就在叫,今年又开始放,政策每年供给的就是一个字,而且是一个惊人的循环。所以今年大家怎么做,大家把握这个字,到了2017年又该怎么做,在什么节点上去库存,在什么节点上尽量让自己的库存降到最低,开始抓生产,开始找土地,在死的时候找土地,去组织生产,在大家开始叫的时候,你的生产快差不多了,到放的时候,你大量的产品开始出来。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库存已经去得差不多了,所以只要把握好政策供给每年一个关键词的节奏,你踩准了,去库存就不难了,企业的做法就有了,所以今年抓好这个机会,现在进入到一个放和活的阶段,做好后面的布局,就会赢得二三线城市的市场。 黎振伟:谢谢李总,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新欧鹏做的项目,他们做得很特别,他们把教育、生活配套都做得很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