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强调,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他强调,要抓好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这意味着,民营企业将从税负、融资等多个方面,获得更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此外,政治局会议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要保持战略定力,注重稳扎稳打,加强协调配合,聚焦主要矛盾,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努力实现最 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 今年下半年开始,国家更加强调去杠杆的节奏和力度,强调不可“一刀切”,并全面进入稳杠杆阶段。随着民企和中小微企业再融资风险的暴露,人民银行等有关金融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有力支持实体经济。 冯俏彬认为,社保费将成为明年降费的主力。社保费率能下降多少需要测算,学界普遍认为可以从目前约39%降低至20%~25%之间,但需要多长时间达到这一目标仍需认真测算。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诉记者,明年减税降费规模会更大,估计在1.5万亿~2万亿元之间。而且强调实质性减税降费,增强企业等市场主体获得感。减税降费将集中体现在增值税、个税、社会保险费等方面。 他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例,市场上的流动性不仅靠货币政策来调节,和财政资金的收放也有密切关系。而财政政策要发力,也需要货币政策创造适宜的环境。 11月,央行行长、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易纲主持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贯彻落实好精准调控和信贷政策要求,大力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易纲称,针对部分企业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部门要主动担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规划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随后,上海、山东等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今年7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在确保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推出多项减税新政。而有关方面也多次公开表态明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实质性、普惠性减税降费,这包括增值税实质性减税,降低税率;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可以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降低社保费率等。 施正文分析,明年减税最大的主力是增值税,这既可以降低企业税负,也有利于降低间接税比重和调整税制结构。明年将实现增值税税率三档(16%、10%、6%)并两档,并降低税率。另外,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发挥增值税中性作用;留抵退税规模和行业将会继续扩大,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且不排除可能推出企业融资贷款利息所含的进项税可抵扣,这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他补充称,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面,更需要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时发力,形成政策合力。比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经营成本、加大政策供给和改革力度,尤其在减负方面还需新举措、新政策,并保持一定的政策强度。 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这意味着,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活力将进一步得到激发。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周景彤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政治局会议是对明年的主要经济工作进行原则性的阐述。具体工作部署还要等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在明年全国两会上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呈现。不过,政治局会议上对明年工作指出的方向值得关注。 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加大支持民企力度 曹钟雄说:“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激发市场主体的作用,核心在于深化体制改革。同时,作为微观主体,更需要在新的形势和新的政策下,更新观念,以跟上政策思路。” “金融机构要深入领会政策意图,用好、用足这些正向激励措施,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并保持其商业可持续性。”易纲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