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霖提醒房企,后续要规避两类风险。一是货币资金与债务(尤其是短期债务)之比较低的风险,如果自有资金规模小,对外部融资过于依赖,信用风险相对来讲会比较大。二是土地存量储备不足,同时又积极拿地的风险,房地产销售是下行的趋势,后续回款能力可能没有那么强,外部融资又偏紧,房企的经营可能会比较困难。 因此,在应对策略上,李奇霖建议房企,首先应注意控制扩张速度,提前储备现金流过冬,在监管全方位封堵房地产债务融资渠道的情况下,行业分化加大在所难免,未来可寻找互有优势且能互相借力的同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收紧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外部融资环境收缩的情况下,更多企业意识到自有资金的使用将更加重要。融创、旭辉等多位房企大佬认为,主要的现金流贡献和来源是现金,不是融资,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比融资能力更重要,而造血能力来自于销售。在加大销售回款力度的同时,土地储备充沛的龙头企业选择了放缓投资节奏,甚至暂停拿地,而仍有规模发展需要的奥园等房企则表示,要择机补充货量,但会更多通过收并购、旧改、城市运营等方式获得土地。在融资更困难,市场不确定性更大的情况下,世茂等房企为保证安全,对收并购的税后利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持谨慎态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
- 上一篇:20多家房企携超40个新盘亮相
- 下一篇:第一梯队房企融资成本下降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