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号 > 国际金融报 业主哽咽控诉房屋质量!房企“三好生”为何成了维权代名词?
2019-09-12 23: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国际金融报 关注
2019年房企的中报季已经悄然落下帷幕。 图片来源: 图虫创意 5月31日和6月10日,水晶郦城部分业主与龙湖长沙公司对项目争议问题进行过磋商;6月11日,相关项目协商维权微博评论中,长沙龙湖官微曾对此进行过回复,证实项目方曾与业主就争议问题进行过沟通。 此外,今年上半年,长沙龙湖水晶郦城几百名业主曾联名向政府进行实名举报,投诉长沙龙湖涉嫌虚假宣传、违规高价搭售精装房、精装房货不抵价、拆除样板间等问题。在长沙市长信箱网站上,7月、8月均有多封投诉长沙龙湖水晶郦城项目信件。长沙住建局曾在7月29日回复市民投诉信称:针对龙湖水晶郦城项目问题,我局高度重视,经与业主代表当面沟通解释及召开专题会议调查落实后,住建局就该项目精装价格、房屋质量等问题已通过信访渠道(多名业主来信来访事项)进行详细的书面答复。关于价格公示问题,住建局已经以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公开了该项目毛坯件和精装修价,请市民留意查看。 业界对于龙湖的印象大体还停留在产品品控上,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地产“教父”、绿城集团创始人宋卫平,早年听人说龙湖在重庆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如绿城在杭州一样,好奇地飞去一探究竟。 看完龙湖南苑几个项目之后,老宋对龙湖的五重景观赞不绝口,当下就通知远在杭州的高管们大规模飞过来学习。据称,这次考察光机票就花了近百万元。 以至于老宋曾感慨,“全国房企里,造房子的品质让他佩服的只有‘一家半’,其中半家是星河湾,一家则是龙湖。” 然而,时过境迁,这家被宋卫平称为“唯一竞争对手”的龙湖,这家被万科王石赞誉细节服务“可怕”的龙湖,已演变为业主维权的典型。 纵观近年来的龙湖项目,所涉质量问题已不胜枚举: 京郊古北水镇的长城源著,房屋出现楼梯塌陷、墙皮掉落、墙体渗水系列问题; 济南的龙湖春江郦城,大量业主收房不到两个月,客厅、厨房、卧室、阳台的天花板均出现大面积漏水,漏水又导致电线漏电短路,电梯也频频停运; 长沙的龙湖天宸原著,业主于收房前期发现房屋里地板裂缝密布,每条裂缝均有1厘米宽; 南京的龙湖春江郦城工地塌陷,导致附近居民楼体开裂,数十位住户当即被要求紧急撤离; 上海的龙湖天璞二期也因为维权一度上了热门微博…… 此外,2015年后,龙湖业主维权声势更大,甚至出现了“龙湖维权网”。面对龙湖集团当前的系列性质量维权问题,习惯于思考“五年后的事”的吴亚军,是否将放缓进击的步伐,将关注点聚焦于当下? 3 高周转之殇 业主孤身赶赴业绩会现场上演“陈情令”折射出维权背后的无奈,然而,这或许并不是一起个例,更是如今中国房地产乱象丛生的缩影,尤其是近年来,地产行业维权声此起彼伏,很多企业自身为了追求极致的发展速度,对产品质量的把握已经脱离安全的阀门。 记者梳理发现,仅8月当月,便发生了数起挑动公众神经的项目质量问题。 8月1日凌晨,江西南昌一在建项目中骏雍景湾地下室车库顶板发生局部塌陷事故,塌陷区域面积约500平方米,该项目曾号称是“为庆祝中骏成立30周年精工匠造”。 根据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8月8日印发的“事故通报”,中骏雍景湾塌陷的直接原因是局部超荷载,通报还提及“地下室顶板无梁楼盖未设置暗梁”。 近年来,无梁楼盖导致的坍塌事故并不少见。2018年11月12日,广东省中山市古镇万科城一期2标段发生地下室顶板无梁楼盖局部坍塌事故,坍塌面积约2000平米;2017年8月19日,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村某地下车库发生坍塌;2017年11月5日,河北沧州市一小区发生地下车库坍塌,坍塌面积约200平方米。 无梁盖楼的优势主要有两点:第一,有效节省空间,视觉上更加美观;第二,施工速度快,显著缩短开发周期。因此对追求高溢价、高周转的开发商来说,该技术的确值得追求,但由于专业要求较高,在经验欠缺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严重事故。 突然的塌陷引发了业主的担忧,他们成立了相关微信群,密切关注后续的质量监测情况。 即便是主打高科技住宅的金茂,其连基本的防水问题也未能彻底解决。8月,位于广州广钢新城的豪宅盘珠江金茂府,被曝出多项房屋质量问题,木地板发霉、餐厅地砖被油漆渗透、多个房间墙体与踢脚线部分大面积渗水……而“府系”是金茂产品线中定位最高、品质最好的豪宅产品线。 无独有偶,位于佛山的金茂绿岛湖也被业主投诉,称其故意隐瞒楼盘缺陷,涉嫌欺诈营销。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房屋建材类的投诉有27916件,比2017年增加30%;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类的投诉有17352件,比2017年增加100.6%。今年上半年,房屋建材类的投诉有14343件,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类的投诉有8473件。 一名头部房企的中层直言,“质量门”频发的原因在于:政府限价,集团有考核,项目夹在中间,唯一的办法就是降标减配加高周转。某接近龙湖的人士补充道:“除了上述原因,龙湖项目近几年爆发出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此前吴亚军放权太彻底,在国外待了大半年时间,导致内部管理发生了一些变化,毕竟吴本人还是挺重视产品的。” 4 房企的责任 高周转模式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诚然这一模式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在以增量为主的发展阶段,无数房企都曾将高周转视作突围的“武器”。 清华大学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中心副主任郭杰群直言,高周转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必经阶段,只有通过高周转实现规模扩张,才能拿到资金支撑企业进一步发展。 阳光城集团执行副总裁吴建斌也曾为“高周转”模式澄清,表示高周转实际指的是资金高周转,物理上的施工期有多长还是多长,并非是让施工工期缩短,也并不影响品质,这是两码事,不能混淆在一起。 然而,某行业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高周转难免会影响项目品质,“毕竟资金的高周转需要工程等各个环节配合来实现,施工速度将直接影响销售节点,而项目回款又将影响资金周转,按照正常总包的施工节点,某些房企很难在其高周转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套流程,因此只有在某些方面降低标准才能加速工期”。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赞同上述观点,他认为,“高周转会导致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大涨,速度慢不一定质量好,但速度快质量肯定不好。” 一名行业资深从业者指出,除了高周转,房企普遍实行的跟投机制和内部贪腐问题也是“质量门”层出不穷的根源,直接导致减配降成本。其指出,近来开发商加大内部反腐动作,且处置手段明显升级,一来缘于行业步入中低增长阶段,公司需要开源节流,二来“很多东西再烂下去就要坏根本了”。 张大伟直指,实施跟投后,经理人必然以利润作为一切驱动力。 房企内部的贪腐问题有多严重?此前有媒体曝出,某头部房企上海区域营销总因贪腐被公司举报,正在接受调查,涉案金额或超亿元。此外,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某闽系房企一城市总因在项目土地环节收受2亿多的回扣近期已被调查。 当质量问题再一次曝光在聚光灯下,企业对于品质的认识与重视是否会被重塑。某头部房企品牌人员坦言:“很难。虽然多家房企已将工程安全纳入考核范畴,但分值占比不大,并未触及员工根本利益。” 张大伟则认为,最有效的改善办法是监管部门的重罚,倒逼企业的重视。实际上,今年7月底,安徽合肥已率先对开发商念起了“紧箍咒”:对引发三次及以上群访事件且没有有效解决措施的开发企业,适时采取暂停供地、暂停预售、暂停网签措施。 在高周转为房企营造一片繁荣后,如何解决其留下来的质量隐患或需要行业来面对与重视。 记者 孙婉秋 —— / 好文推荐 / —— 复盘苹果发布会:首次对比华为!浴霸三摄!降价!缺席5G! 支持率不足四成,美媒:特朗普的竞选,难了 关键词 >> 媒体号 特别声明 本文为媒体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0 相关推荐 评论(0) |
- 上一篇:他们,为什么成为房企网红?
- 下一篇:还债扑面而来, 房企安全战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