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融资集中”趋势更为明显,资本市场更青睐评级高的大型房企或品牌房企,中小房企很难从新一轮的融资潮中分得一杯羹。一名外资银行从业人员也告诉记者,房地产企业并不在此次降低利率的中小微企业名单中。 或迎新一轮洗牌 突如其来的疫情令长福置业原定于3月13日召开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推迟至4月24日。 连日来,《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到20多名已破产或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负责人或管理人,其中有5人接受了采访。亏损严重、投资不足、资金链断裂,是他们就企业破产提及频率最高的3个原因。 3月2日,宝世达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进行重组,地产板块被放弃了,现在已经没有人了。” 2019年7月,锦艺集团便公告称,向独立第三方郑州丰祥投资出售佳聪物业全部股权,以2.12亿元人民币现金结算。该售出资产为锦艺国际轻纺城或其一部分。 “这是企业想通过多元化业务来对冲单一业务、周期变化对于企业报表业绩的影响。”在张宏伟看来,如果单纯做住宅开发,当遇到类似此次疫情楼市出现波动时,中小房企受到的影响会非常大,另一方面,产业与地产结合也是企业跟政府拿地购地的一个手段,能够降低拿地成本。 “我们做的是一个政府回迁房项目,只有一部分是自己开发的,而且是中途加入的。”长福置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在开发区还比较特殊,他们刚进驻时,工地里什么也没有。 尽管各地为房企“减负”政策频出,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房地产行业仍然被迫迎来了新一轮“洗牌”。 “政府当初允诺几年内能达到的招商规模,与实际情况相差甚大,时间又拖了太久,公司资金、项目完成度等各方面都不是很好,结果肯定是亏损的。”上述负责人进一步向记者解释亏损原因。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2020年初至今60多天,全国已有超过百家房企宣告破产,有时一天就会有好几家房企“消失”,大多为二三线城市里的中小型开发企业。 2月28日,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公告称,于2019年9月24日、10月11日、10月22日相继受理宝世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宝世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相关公司的重整申请。 “疫情之后,我们预判今年全年的商品房销售额规模、销售面积可能会下降7~8个百分点。”中指院杭州分院副院长高院生告诉记者,销售大规模回落带来的损失,可能更多的还是落在中小企业头上。 “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甚至是大鱼吃大鱼。”同策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也认为,未来楼市将有新一轮的洗牌。
原标题:裁员、卖身自救 中小房企打响“淘汰赛” 来源:中国经营网 锦艺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锦艺国际轻纺城作为公司早期规模型项目,带动了集团纺织、地产、商业等众多业务的发展。“该项目是集团产业部门负责的,确实出售了部分物业,未来将重新打造成汽配城。” 但锦艺国际轻纺城近年来亏损严重。据《大河报》报道,锦艺轻纺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近几年锦艺轻纺城的运营来看,每年亏损金额2000万元左右。商铺的入驻率最高的时候是60%,如今降到40%。 据,在这场行业淘汰赛中或成拖累。 彼时,锦艺集团副总裁、锦艺轻纺城董事长陈锦庆表示,锦艺轻纺城项目正在打造的是从原材料供应、设计研发、智能制造、商贸展示、仓储物流到电子商务、产业金融、科技文化的全业态产业链发展模式,计划实现“千亿产业集群”。 起家于纺织业的锦艺集团,多元化发展也一直是其标签。公开资料显示,锦艺集团包括地产、商业、新材料、纺织、金融、互联网等六大产业板块,并涉足教育、康养等产业。去年6月,集团开始涉足工业大麻,一期工程目标年产量约为2000公斤。 据悉,欲打造成中国中部首席轻纺展贸综合体的锦艺轻纺城,曾计划投资50亿元,同时规划建设酒店、公寓等配套服务体系。 融资困境 同样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还有日照市润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泰地产”)。天眼查信息显示,润泰地产成立于2010年7月,主要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商品房、沿街房、住宅楼的开发、租赁、销售等。注册资本也不过3000万元。 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认为,此次行业洗牌将会较为彻底,区域性中小房企的很多份额可能就没有了。“想进入房地产市场很难,但是被吃掉很容易。” 润泰地产管理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濒临破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资金链断裂,但目前还在处理过程中,结果尚不可知。另一家进入破产程序的房企管理人也表示,公司是因为投资不足、资金断裂才导致现状。 宁国市长福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福置业”)位于宁国市港口镇五磁村,目前已经进入破产程序。据天眼查信息显示,长福置业的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开发、销售,注册资本仅为2000万元,是一家典型的地方小型房企。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