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拿地两极分化 谁在一二线城市频频出手?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0-06-19 12:18
夏天去哪里旅游最好 美国黑帮电影 办公耗材 世界城市人口排名 金石堂 青岛理工大学排名 河南省大学排名

共7家房企新增土地货值超千亿元。

除了全国性的房企在加速优质地块布局的同时,区域房企也加入了“抢”地大军。龙光、越秀、德信等区域型企业也大手笔拿地,如龙光5月拿地金额同比增长450%达150亿元,位列拿地金额总榜单第7位,德信今年新增地块多为顶价获得,并拍下超100%溢价率的土地,前文中深圳新单价地王、温州限价商住用地分别被龙光、德信收入囊中。

根据房企年报中披露土地储备数据来看,恒大、碧桂园等房企土地货值已突破万亿平方米,大幅领先其他房企,并且即使不拿地,原有土储依然可以支撑其2-6年的正常销售。为何喊出“降土储”的口号的“地主”仍然大举拿地?

一位接近恒大的人士向《财经》新媒体介绍称,2019年恒大获取土地的方式主要是收并购,今年则转变为参与一级市场公开招拍挂拿地。其中,今年恒大耗资68亿元拿下广州足球场地块,可能间接推高了企业拿地的总额。恒大对外宣称的控规模并不是不拿地,而是减少拿地,其也会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和战略布局调整拿地节奏,如今年拿下北京住宅地块及时补仓空白市场。

与恒大以及龙光、德信等房企在土地市场激烈拼杀形成鲜明对比,以万科和融创为代表的房企则低调很多,拿地金额同比减少。虽然碧桂园新增货值较多,但与万科、融创一样,这三家企业今年以来拿地金额不仅较去年同期减少约五成,榜单名次也出现了下滑。

具体来看,融创前五个月的拿地节奏放缓。克而瑞地产研究显示,多重数据体现融创今年拿地谨慎。其中,融创2020年1-5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价值256.4亿,较去年同期下降68.17%,排名第19;新增土地建面积452万平米,较去年同期下降68.54%,排名14。而截至3月27日,融创在手确权的土储货值3.07万亿元,其中超过82%的土储位于一二线城市,平均土地成本4306元/平方米。

目前融创拿地销售比0.182,低于TOP10房企均值,从侧面反映了投资加码之下房企拿地仍然保持谨慎和理性的态势,抓销售、促回款,弥补疫情造成的销售空缺仍是未来一到二个季度的首选。据不完全统计显示,融创前五月在公开招拍挂市场上获取的地块仅约18个,且罕有高溢价拍地行为。

融创集团董事局主席孙宏斌公开表示,融创今年拿地要拿对地方、拿对时间。融创土地储备存量大、质量较高,不需要在二、三、四月份抢地。他认为,企业在一、二线城市的风险在于买贵地,三、四线城市的风险在于波动大。

头部房企中除了融创表现谨慎之外,万科也在今年表现格外淡定。数据显示,万科前五月共新增开发项目30个,拿地销售占比仅为11%。而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明确表示,万科不囤地、不捂盘、不拿地王。

业内人士分析,部分头部房企现有土储较为充裕,所以在今年的投资拿地上更趋谨慎,而其他头中小型房企则基于规模和生存的诉求,对于优质地块的争夺更加积极。

据不完全统计,参考公开信息2019年总土储货值和2020年销售目标,未来可支持销售周期低于3.5年的TOP20房企里,诸多企业在今年前5个月的拿地销售比数据都高于行业37%的平均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目前一些地方土地市场确实出现了“地王”情况,个别区域的土地市场热度会有所上升,但是过热的情况出现概率不太大。不过,对这一问题也应该引起高度的警惕和重视。

高溢价带来高风险

伴随土地热扑面而来的是,各地方政府也在出台相应的土地新政。近期南京出让土地的公告中内容提及,从6月起,南京土地拍卖采用“限房价、竞地价”新模式,并设置毛坯房最高限价。不仅南京,今年4月南通也发布了新的土地新规,开始实行“地价+房价“的双限政策,另外上海要求失信房企不能参与当地土拍,深圳前海囤地炒地将被收回土地使用权。

事实上,疫情因素导致大部分城市改变供地策略,通过优先供应优质地块来刺激房企拿地积极性,因此地价、溢价率有一定回升。部分房企在充足土储、土地成本处于市场低位的情况下进行超高溢价,体现房企为了冲规模、保规模做出的利润妥协。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抛开溢价率从本身的实际地价来看,近期非底价拿地的房企未来来压力的确不小。此前,房企会在获取高溢价率土地后“捂地”来保证利润,但政策趋紧更多房企则选择与其他品牌合作开发。当然,合作开发的模式会稀释企业项目销售收入以及其他潜在的问题。

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分析称,房企追求高溢价率及高总价土地的广告效应,要大过赚钱效应,因为高价地赚钱很难、现金回款很慢,只能做标杆项目来树品牌。此轮土地市场的火热难长期持续也难带动房企上涨,不过二线城市可能会出现弹性波动,未来房价上行涨概率大于下跌。房企在拿地加仓时仍需要注意,如果一些城市土地市场过热或房价持续走高,相关调控政策会随之而来。

在业内人士看来,5月份土地市场延续了回暖趋势,整体量价稳中有升,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城市土地吸引多家开发商激烈竞拍,平均溢价率实现五连涨。 市场回暖、土地放量、融资略松等因素持续提振百强房企投资信心,平均拿地销售比升至0.37,高于去年全年水平。

“不过,未来考验房企的是土地以及融资和人力等成本问题。从整个市场大趋势来讲,中国城镇化率未来10-20年将会趋于饱和,全国商品住宅总需求会出现下滑,无论哪一个房企都不能高枕无忧,在巩固主业维持目前市场地位的同时,还需为企业第二增长曲线做好转型铺垫,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可持续的发展。”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宏伟说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