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商业运营者来说,商场里的硬件设备,如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洗手间杀菌消毒措施,都需要有一些准备及升级调整。 “好的更好了,差的更差了。”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业界如此评价商业地产的现状。毫无疑问,商业地产正迎来新的行业发展格局。 秩序在更新、模式在进化、逻辑在重塑;商铺租金水平在短期内或将继续下行;线上与线下共生,相互依存,互为转化;危机或带来收并购的好时机…… 疫情之下,商业地产迎来洗牌期。当前,头部商业地产开发商一方面积极拿地,另一方面以合作、轻资产输出的方式加速在全国扩张。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及消费市场产生了较大冲击,商业地产租赁需求减弱,市场整体承压。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陈霄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恢复,消费者对于产品及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势必会加剧下半年商业地产的竞争。
原标题:承压前行 商业地产如何走出新路 (责任编辑:DF398) 除了头部房企的强势扩张外,不可忽视的是,此前并不专注于持有型商业的地产开发商也开始加入混战。例如,上半年接连拿下江苏张家港、广东揭阳、福建福州、山东潍坊、河南许昌、湖南湘潭六幅商业地块的中骏正在加速布局。 中国指数研究院认为,从长期来看,不断扩张的内需仍将持续推动经济稳步前行。商业地产企业应抓住疫情后转型升级的发展契机,以新技术、新思维激发商业活力,实现商业地产的模式创新与稳步增值,以高质量管理和精细化运营为根基,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行业新生态。 不可否认,头部企业依然是今年下半年新开业购物中心的“主角”。从拟开业的69个购物中心可以看出,仅新城、宝龙、万达三家房企的拟开业购物中心占比便已超过42%。其中,新城控股有16个吾悦广场计划于今年开出,万达和宝龙旗下的拟开业购物中心分别为8个和6个。此外,华地集团、龙湖集团各有3个项目将于下半年亮相。 “转型创新是商业地产应对疫情的突破口。”严跃进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一方面,商业地产企业可借助消费券等方式缓解经营困局;另一方面,互联网、物联网化的技术模式创新是商业地产企业发展的长远之计。 整体承压 新消费时代下,一场关于场景的革命正在发生。“购物中心+共享直播间”“新物种+机场”“商业+教育”“商业+办公”等模式逐渐打破了人们对消费场景的刻板印象。例如江苏无锡荟聚中心与无锡宜家家居打造社区共享直播间,通过体验式直播、生活化直播及场景化直播等多种直播形态,与消费者建立起更好的互动关系。 中国指数研究院在7月初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商业地产租金指数显示,上半年,一二线15个重点城市主要商业街商铺和重点商圈(购物中心)商铺租金水平整体下跌。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