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应该如何调控?(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1-02-26 16:04
中国军力报告 全球10大空气污染城市 装饰五金哪个品牌好 仙气撩人的情侣名 修真小说排行榜完本

私人、企业、合作社、教堂、政府都是建房的主体。其中,政府比例少,政府提供的主要是廉租房,面向低收入者。私人自家房最多,占比达64.3%,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占23.5%,住房合作社开发的占比5.4%,政府和教堂的占比6.8%。

可见,土地私有制促使土地及房源供给多元化,一定程度可避免大型地产商垄断土地,土地集中度比中国香港及内地城市更低。

到1978年,德国的房户比达到了1.21,住房供给出现了过剩。如今房户比在1左右,基本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

德国房子为何主要出租而不是出售?

二战后,在政府的资助下,大量房源入市,但居民购房需要长时间的收入积累,而租房则不需要。因此大量的房源被租赁市场消化,由于房源供给多,房价和租金上涨压力不大,德国人逐渐习惯了租房。

在租赁市场中,38.6%的房源是居民提供的,40.4%是企业提供的,9.3%是住房合作社提供的,11.7%是政府和教堂提供的。

德国对房地产及租赁市场的管控非常严格。德国的公共福利,比如教育资源,不与房地产挂钩,不存在什么学位房。同时,德国征收高昂的税费,严厉打击房地产暴利及投机行为。

德国政府规定三年内房租累积涨幅不得超过30%。2012年修改为不得超过15%。2015年又规定租金最大上涨幅度不得超过当地标准房租的10%。由于租房是刚需,租金收益率一直比较稳定,通常在4-5%之间。

德国对房地产的销售也是限价的。德国政府会出台一个基准价,如果开发商超过基准价20%销售,购房者可以起诉开发商;如果超过50%,开发商将面临巨额罚款和最高三年有期徒刑的严惩。

深圳及一些城市也对新房限价。比如,深圳南山区一些新房预售价限定在12万,但二手房已到15万,如此引来抢购,“秒杀”豪宅。

所以,德国模式成功的关键是,政府通过补贴各种主体供应了大规模的房源,抑制了房价暴涨。慕尼黑、柏林人口相对集中,房源偏少,房价就很高。

德国的金融系统也不支持炒房。德国实行全能型银行,银行多支持实体,与大型实体联合,相对弱化证券市场。德国银行对购房者的收入、信用审核严格,首付比超过20%,经常在40%,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高于中国。

德国实行住房储蓄制度,居民与银行签署住房贷款合同,每个月存一笔钱,储蓄达到合同贷款金额的40%以上才能获得住房贷款。

所以,德国的租赁模式是德国金融体系、财政支持、私有土地、科学管理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德国政府不从打算从房地产中牟利,只将房地产作为居住民生问题来解决。

同为土地私有制,美国模式与德国完全不同。美国房地产模式是典型的市场化模式,甚至是金融化模式。

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了《宅地法》规定,凡一家之长或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之合众国公民,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缴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60英亩(1英亩=0.40公顷)宅地,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而成为该项宅地的所有者。

这部法律实际上将大部分国有土地以近乎免费的方式分配给了新移民。从1862年至1900年,至少有六十万个迁入美国西部的家庭从中得到好处。(房地产税 | 中国经济的惊险一跃)

从此,美国彻底走上了土地私有化之路,住房问题交给市场来解决。大萧条后,美国政府为了拯救房地产,成立了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创造了抵押贷款交易市场。这就开启了房地产证券化之路。

在次贷危机前,美国住房抵押债券及相关衍生品达到峰值,成为美国金融泡沫大厦的基石。

金融危机后,美联储直接采购住房抵押贷款,美国房地产进入了货币化阶段。2019年初,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房地产抵押债券占比40.51%,成为美元信用、美国国家信用及金融大厦的基石。

如今,美国房地产模式是金融模式,由住房抵押债券驱动。在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中,美联储、投资银行及相关金融衍生品,为住房抵押债券融资,住房抵押债券为商业银行和开发商融资,商业银行为为购房者提供贷款。

美国房地产资金只有15%来自商业银行,还有70%来自资本市场,其中35%是退休基金,35%是不动产基金。美国大部分投资者及投资银行都通过基金、信托、证券等方式参与到房地产投资。

在世界五百强中,没有美国的房地产公司,大量金融公司,这些金融公司多数都参与了房地产相关的金融业务。在美国500大富豪中,房地产商不多,金融家、银行家不少。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