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共同富裕等政策背后的暖意(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1-06-22 15:15
世界银行排名 减肥产品推荐 世界上最丑的女人 日本女优排行榜 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 量贩ktv加盟 宠物食品品牌 搜索风云榜

起飞阶段重在原始积累和再投资,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是必要条件,但这也会导致成功起飞的经济体通常面临贫富分化加剧的难题。此时,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经济体难以顺利迈入大众消费时代,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进行分配制度改革,以缩小收入差距,激活大众消费。

消费增长,既是短期内保就业保民生的重要抓手,也是中长期构建双循环格局的核心动力。在这个意义上,促进消费就成为我们理解很多政策走向的关键切入点。

总之,无论是居民收入还是消费意愿,均涉及多方面因素,是个系统工程。而当前很多热点政策,背后都与促进消费有着或深或浅的联系。

此外,亦可借鉴美国401k退休计划,在基础社保之外另设个人养老账户,通过税费优惠鼓励民众参与,将资金交由专业机构统一管理,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居民负债的大头是房贷,当购房压力高企时,居民收入要么储蓄攒首付,要么攒钱还房贷,消费意愿天然受到压制。于是,通过房住不炒强力控制房价,同时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以降低购房需求,便成为当前住房政策的主线。

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将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分为起飞准备、起飞、走向成熟和大众消费时代几个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走向成熟”与“大众消费时代”的过渡阶段。

至于房产税试点,客观上有降房价的作用,但其着力点在于依靠税收调节,缩小贫富差距。

高房价压制消费、加大贫富差距,越来越不利于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减速叠加人口老龄化加速,住房的刚性需求萎缩,投机性占比越来越高,任由房价涨下去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房地产政策的转向已经明朗,只是很多人困在“买房惯性”中,仍押注房地产为最好的财富增值手段。

大的财富风口离不开时代助力。过去二十年,快速城镇化是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基本面,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创造出大量的刚需购房需求,另一方面,城镇化衍生出大量的基建需求,使得地方财政过度依赖卖地收入。土地财政推高地价,高地价助长高房价,高房价又创造出大量投资需求,结果便是中国居民家庭财富的七成集中在房地产。

不过,疫情之后,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且全球疫情终结呈现较大不确定性,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下滑,消费复苏放缓。在此背景下,多策并举提高居民收入、提升消费意愿,逐步被提上日程。

以上种种,都任重道远。

对广大工薪阶层而言,一方面可从日益普遍的员工持股计划中受益,另一方面需培养理财意识,从过度依赖存款和固收理财向增配股权的方向转变。在这个意义上,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持续吸引居民储蓄转移,对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工资收入是以个人劳动参与价值分配,而财产收入则依靠资本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个人劳动时间有限,且劳动能力会因年龄而退化、因技术进步而过时,存在明显的天花板;而资本可以不眠不休,且充分享受技术进步的助力,理论上具有无限空间。

就居民收入构成来看,可进一步细分为工资收入(包括工资、薪金、临时性劳务所得等)、财产性收入、营业盈余(农户及个体工商户)、转移支付类收入(养老金、社保金、捐赠、赔付金、财产继承、保险受益等)等。其中,工资收入占比约在80%以上,营业盈余占比约为15%,财产收入和转移支付类收入占比较低。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