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信远创被申请破产!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1-07-08 14:02
网游加速器哪个好 减肥药排行榜前10名 av女优大全 中国幸福城市排行榜 世界犬种智商排行 中国保险行业排行榜 角色名

  

  

  几年的动荡,也重创了协信原创的销售业绩。

  协信为何就落寞了?

  吴旭是地产科班出身,自小攻习美术,本身又在重庆市建委任过职,对于地产建筑设计、审美都有独到的见解。而这也奠定了协信的产品一定是精雕细琢的不具备什么性价比的高端产品。因为,吴旭信奉,好产品必须要有好价格。

  如果最终走向破产,说明协信远创的债务危机、资金风险,可能无法化解、也没有谁能兜底了。

  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协信远创仍有短期债务134.43亿元,但其账上资金仅剩下19.64亿元,今年的偿债压力可见一斑。

  据统计,截止2020年,协信远创开发的项目约64个,9家是商场、4家是酒店,但大部分是商办和公寓,住宅占比很少。

  03

  2020年全口径销售金额220.2亿元,同比下降15%,彻底跌出行业各大百强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7月5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下称“重庆五院”)发布了一则案号为(2021)渝05破申428号的破产审查公告,内容显示,重庆市协信远创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协信远创”)被申请破产。

  

  协信于1995年投资1.5亿元打造的“协信商厦”,既是协信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协信布局商业的开端。要知道,8年后,龙湖才打造第一个商业重庆北城龙湖天街。可以说,吴旭是极有远见的人!

  04

  2021年3月,“18协信01”私募债出现实质性违约,之后协信远创的主体评级被联合资信等下调至垃圾级。

  2017年,吴旭耗资10亿控股狮头股份,打算借壳上市,但最终因为实控人股权被冻结而借壳失败;同年12月,绿地以50亿代价收购协信核心公司协信远创40%股权;

  除了与CDL肉眼可见的“恶化”之外,协信远创和二股东绿地控股的关系也是相当不好……今年1月,绿地控股与“协信系”就股权转让纠纷对簿公堂。

  作为协信控股旗下的地产平台,协信远创在早期的表现一直不错。

  协信远创第一次被申请破产

  同一天,裁判文书网上一则文书号为(2021)渝05执保147号的执行通知文书显示,协信远创被执行,旗下控股子公司重庆协信远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股权被冻结,冻结股权数额为人民币91万元,执行法院为重庆五院。

  企查查显示,2021年以来,协信远创已经被执行十余次,旗下多家公司的股权也因此被冻结。

  2015年,吴旭与清华系启迪控股合作,成立启迪协信,希望通过切入产业地产的方式扩张规模,但并不成功;

  就在大家以为协信的危机就此度过之时,CDL与协信远创的关系却开始恶化了。

  然而,属于协信远创的高光时刻,极其短暂……

  谁能来兜底协信?

  百强房企里真正被申请破产的,曾经只有三盛宏业一家。现在,又添了一员……

  1999年协信远创正式成立,2010年开始,协信远创走出重庆大本营,全国化布局,重金挖来万科的刘爱明,并于2014年成功突破百亿销售额,进入行业TOP50行列。与龙湖、金科齐名,共享“渝派地产三强”殊荣。

  2014年5月,协信创始人吴旭因牵涉到华润宋林、重庆原副市长谭栖伟等案件被带走“协助调查”。尽管最后,吴旭平安归来,但协信远创却开始每况愈下……

  1994年,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吴旭在重庆政协的入股下,创办了协信,并于1995年投资1.5亿元,从重庆朝天门区域的协信商厦起步,逐渐构筑起一个涉及商业、高层、花园洋房、联排、独立等形态的产品线丰富的商业帝国。

  比如,阿卡迪亚项目,投入了高额设计费和材料工本费,产品也卖出了高价格,但吴老板却说自己没赚到什么钱。

  02

  在川渝地产圈,社群看东原,商业看协信,洋房看金科……协信远创的商业一定是有看头的。

  对于停工的协信项目,如果是合作盘,可能还有合作方继续融资、完成建设的可能;部分自主项目,如果受到公司破产影响,或只有等政府介入,引入新接盘方重新开工。

  这是协信远创第一次被申请破产,但,却可能不会是最后一次……

  眼下是否真的就是协信远创的末路,我们不能妄下结论……截至目前,多位协信远创的员工均表示,目前暂未收到消息有什么变化,公司运营一切正常。

  协信作为地产老前辈,无论是商业运营经验,还是资本积累,应该都比后起之秀们强得多。而吴旭本人也是出了名的地产专业通,为啥协信就暴雷了呢?

  尽管协信的战略是产、住、商全面发展,没有大问题,但,都是盖房子,差别确实非常之大。产业的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相比于可以高周转的住宅而言,无短期红利可言。尽管协信作为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品牌房企,可以大规模发债,但多元化发展,盘子铺大了,且又迷恋商业地产、产业地产,短债长投,最后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压垮了自己。

  

  

  

  曾有媒体表示,协信至少22个项目逾期未偿还借款的本金和利息,需偿金额超过60亿。在多个城市的项目已经停工,部分项目股权甚至被冻结了。

  尽管,近些年来陷入危机的房企不少,但走到“申请破产”的却是很少,大多是都处于自救阶段。

  在业内人士看来,吴旭的转型策略并非绝对错误,但毫无疑问,他带着协信踏空了上一轮房地产周期。

  另外,吴旭对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充满了执念。为何说是有执念?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旦有记者提及协信为一家房地产公司时,吴旭往往会将其纠正为“协信是一家专注于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公司”。

  显然,无法指望股东“雪中送炭”,那么协信远创又将如何“自救”?

  

  显然,协信远创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执行案件”的话,破产申请会接踵而至。

  这一切就要从协信的产品说起了……

  然而,摆在协信远创面前的事实或许,也是,无望。

  彭博社报道新加坡城市发展集团公开称,买协信可能是一笔失败的投资。

  期待曾经的渝派三强之一,协信远创能渡过危机……

  此后,CDL执行主席郭令明也曾公开表示,将限制公司在协信远创投资的任何额外财务风险。而协信远创方面直接告知媒体,“目前因为大股东CDL的不履职不作为,公司经营遇到了一些困难。”

  归来的吴旭,为协信远创制定了“不动产是基础、金融是桥梁、科技是未来”的转型战略,誓要将协信打造成不动产投资、运营、管理专家和金融、科技资产的投资集团。自此,协信开始涉及计算机、非银金融、商贸、建筑、休闲服务等众多领域,支脉纵横,充满想象。

  2019年开始,协信远创屡次传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并计划出售股权纾困,包括阳光城、金科、龙湖、恒大、融创等房企都曾是传闻收购方,但最后却均没了下文。之后为缓解债务危机,协信远创将重庆大竹林项目卖给融创,将湖州项目出售给了海伦堡,协信哈罗国际则卖给了阳光城。

  卖项目?卖股权?

  最终,2020年4月丰隆集团旗下新加坡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下称“CDL”)的全资子公司通过收购股权、认购新股的方式,收购协信63.75%的股权,总对价约在43.9亿元。

  2020年,吴旭引入新加坡丰隆集团,转让协信远创51.01%股权,以获取股权和贷款投资55亿元,从而失去了协信远创这家核心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地位。

  01

  曾与龙湖、金科、东科、华宇并列渝系房企“五朵金花”的协信远创。

  昔日“渝派三甲”现在黯然断臂

  2018年的债务兑付,协信远创就尝试通过资产出售、卖股权等多种方式来缓解情况。

  没有销售规模支撑的情况下,将资金沉淀至商业综合体以及多元业务,现金流状况逐步恶化,最终陷入了危机局面。

  尤其是在吴旭平安归来后的2015年,协信远创开始大规模的转型,更是重仓产业地产,产业业务一路拓展至特色小镇、不良资产重组、长租公寓等领域,协信增长势头失速,危机也开始逐渐爆发。

  更有债券人士直言:“协信很难解套,很多地方项目都想卖,但现在卖掉的不多,短期还是只有靠内部协调。它和福晟有点像,非公开借债多,而且集中偿还,这很逼人。”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