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投行分析师表示,聘请专业的财务顾问可以帮助房企整理债务并制定重整计划。同时,保护旗下的资产不被查封或抵债,帮助房企应对债权人追债,并成为对外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甚至还可以引进必要和合适的资本方来介入债务重整,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当然,财务机构也不做免费的生意,其财务顾问费的收费,一般都是在财务顾问和客户双方谈判后采用一口价的方式达成。随着去年暴雷房企增多后,也间接“催肥”了诸如华利安、钟港资本等机构。 但也有内部人士透露,“很多时候被挽救的企业没有钱付咨询费,提供服务方不一定能收到全款。当年我做百富勤清盘的时候,总的顾问费用本应该是2亿港元,最终只能拿到6000万港元。” 二、“排雷”专家 乐居财经统计,暴雷房企尤为青睐华利安、钟港资本,作为财务顾问。它们在债务解决中充当什么角色?真的能助力房企们平安渡过“多事之秋”吗? 其中,华利安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性投资银行,在并购、资本市场、财务重组和估值方面都极具全球优势。基本大型公司在陷入财务欺诈,债务违约等麻烦之时,华利安便是它们求生之路中写下的第一个名字。 数据显示,华利安过去连续多年蝉联房地产顾问投资银行第一名。2020年,华利安诺基在全美并购咨询投行中排名第一,第二则是高盛;同年,它在全球债务困境和破产重组交易规模排名中位居第一。 在债务重组方面,自上世纪80年代末成立以来,华利安已为1400多笔重组交易提供咨询,总债务额度超过3万亿美元,曾参与的经典案例包括雷曼兄弟、通用汽车、能源公司安然等的破产重组。 不过,在国际市场上如此叱咤风云的华利安,在中国却没有多大的知名度。其在中国地产圈慢慢打开市场,是因为助力佳兆业在7年前成功化解第一次危机。 2014年末,“旧改之王”佳兆业突然暴雷,上千套在售房源被相关部门锁定;紧接着2015年2月,佳兆业遭遇高管出走、债务违约。 在此期间,盛德律师事务所作为其法律顾问,而华利安则协助该公司制定境内外债务重组方案,以及全面债务的财务顾问服务,为佳兆业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帮助其化险为夷,于2017年走出困境。 在华利安看来,“中国企业的扩张速度快,负债率普遍高,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还会因债务危机找上自己。” 2020年,华利安为Swissport(海航集团子公司)完成了24亿欧元的债务重组提供顾问服务。同年,在58同城私有化、万达体育私有化、科兴生物融资、瑞幸咖啡的融资和财务重整中都有华利安的身影。 在国内这一波暴雷房企中,花样年、当代置业、恒大、泰禾的背后就有华利安的出谋划策。 相较于规模来说,钟港资本要比华利安小得多。但钟港资本作为中国本土财务顾问机构,是上市公司等也曾是钟港资本资本的客户,其主要负责美元债券的交换要约和展期。 如今,奥园、阳光城、恒大、华夏幸福、蓝光等房企,在暴雷后无一不例外,选择了钟港资本作为“军师”。这几家房企,债务共同特点是规模大且复杂,因此,整个债务重组的复杂性、高度专业性可想而知。有业内人士指出,与钟港资本竞争的同级公司实在太少。 三、自救是关键 “在绝对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会黯然失色”。换句话说,在行业危机之时,一切技巧也都是花拳绣腿,当今的地产行业亦是如此。 如果暴雷房企把翻身机会,全部寄希望于华利安、钟港资本等机构身上则不可取,当下靠的更多是内驱力的自救。 以佳兆业为例,在今天看来,有人评论彼时华利安为佳兆业平息危机,实质只有一个字,就是“拖”。在华利安看来,佳兆业债务问题并不是“资不抵债”,而是由于非经济类的风险被锁定楼盘。 由于当时债务危机,根本不是资金的事,但稳定债权人则是最急迫的问题。于是,华利安启动了一个境内债务重组计划,核心是“不削减本金、降低利率和延长展期”。 很快,华利安就拉来了融创这家家底雄厚的援军。两个月的时间,融创就派驻团队入驻佳兆业准备接手。因为看到有融创兜底,业主和供应商都放下心来。在融创主导下,佳兆业于2015年3月公布了境内债务重组计划。 同月,佳兆业公布境外重组方案,大体是“保金、降息、延长展期”。但该重组方案遭到了大规模反对。但反对归反对,讨论的过程又给了佳兆业数个月的喘息时间。 原本宣布辞职的老板郭英成突然宣布回归。项目上随着楼盘的解锁,佳兆业瞬间满血复活,融创则撤出团队。 时间就是生命,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华利安为佳兆业争取到宝贵时间。 如今看来,“拖”字当头的方法难再行通。民营房企家家都自身难保,谁也不肯轻易去当白衣骑士。 恒大危机爆发之初,就有人质疑其并未处置核心资产,只是在处置非核心资产敷衍了事。 去年12月3日,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的消息中称,广东省政府对恒大无法履责高度关注,立即约谈了许家印。应恒大请求,广东政府同意向恒大地产集团派出工作组。 当晚,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也在官方渠道发表答记者问,称恒大事件乃个案风险,不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稳定。罕见的多部门同时发声,也凸显出了“救市不救企”的原则。 不过,恒大以及许家印并未躺平,积极展开自救,甚至许家印自己通过卖飞机豪宅,质押股份向恒大输血70亿。又如,去年佳兆业暴雷之初,便迅速拿出巨额资产包进行处置;当代置业则将旗下第一服务进行抛售;花样年潘军甚至借钱给员工发薪资等。 今日不同往时,房企不仅融资端受阻,销售端也承压。现阶段能否靠机构“排雷”成功还是一个问号,主要还是靠自身不躺平,拼劲全力自救。毕竟暴雷稍早的泰禾、华夏幸福,分别找来了华利安、钟港资本,至今也仍未走出困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进深News(ID:leju-sydcsxh),作者:吕秀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