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的时候,网络上流传着一份关于2022年建筑行业收入的调查表,通过共享文档边编辑的方式,收集了超过1500个的薪酬样本,浏览人数更是达到了10W+,在建筑圈内属于“爆款”的级别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下,以往“神秘”的薪酬信息变得逐步透明,同时也把勘察设计行业在薪资方面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凸显了出来。
笔者也花了一些时间对表格里面的薪资数据进行了浏览,虽说是针对建筑行业的调查,其初衷是针对建筑设计行业内的薪资的调查,但是其中也有混杂了一些市政、水利行业企业人员填写的薪资数据笔者结合近两年与勘察设计企业交流的情况,在遭遇上行压力之下,任何企业都会受房地产行业的龙头股到影响,但是程度不一,可以发现行业内薪资有以下几个现象:。
现象一:从企业规模来看,总体而言体量越大,影响程度越小,小型企业受冲击较大企业规模越大,一般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多元化布局,而且相对客户和业务来源比较分散,其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不会因为某一行业或某一客户的影响带来较大的影响。
就比如以某知名地产商为主要服务客户的某建筑设计企业,人员规模在百人左右,由于地产商的“暴雷”,导致其一半以上的业务受到影响,那么相应的业务回款也就成了大问题,员工的薪资自然无法得到保障,受到比较大的冲击。
当然,反面例子也是有的,某千人建筑设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发展民用建筑,也布局了工业建筑、电力能源等领域,在本轮房地产行业的龙头股地产行业受到影响的同时,新能源业务反而逆势增长,趁势崛起,弥补了地产业务的损失,总体业务规模反而扩大了,这也是规模大企业的优势。
现象二:从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受影响程度最大,国有企业相对稳定,外企也同样受到影响一方面,地产行业本轮的下行,集中影响民营地产商,国有地产商由于发展策略相对稳健,受到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在疫情以来受到的影响较大,国有经济受到影响较小。
因此,市场上相对有保障的大多是国有投资或政府投资类的项目,国有设计企业在承接相应项目的时候有着相对的先发优势另外,外企也同样受到了影响,由于外企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其大多数中国分部所承担的还是以国内的项目为主,同样受到的房地产行业的龙头股影响,只不过由于其薪资以固定年薪制为主,本身的现金流储备相对较好,受到影响的时间比国内企业滞后一些。
现象三:从企业区域来看,三线以下城市受影响程度最大,一二线城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二线城市的设计企业,尤其是省会城市的设计院往往在区域覆盖上较大,比如省院一般会覆盖本身和临近周边的省份,在本省范围内有着一定的根基;而三线以下城市的设计院基本都局限在本市范围内,一旦其所在市出现项目骤降、投资不到位等问题,就容易受到较大幅度的影响,而且短时间内难以缓和,容易一蹶不振,甚至因此破产倒闭。
可以看到在调研中,三线以下城市有些企业的薪酬极低,可能都不足以保障其日常的生活开支,而且大多数都已经没有年终奖了现房地产行业的龙头股象四:从员工层级来看,基层员工受影响程度较大,中高层影响程度较小,部分事务所的合伙人的薪资依然可观。
在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富人受到的影响往往小于普通人,而当建筑行业受到下行影响的时候,基层员工受到的影响远大于中高层人员可以发现,很多企业基层员工的收入相当之低,受影响严重的甚至超过了50%,由于其基数较低,其绝对值水平就影响到了本身的生存问题。
反观有些企业的中层,薪资收入还保持在大几十万的水平,受到的影响程度比基层员工小得多,甚至可以看到有些事务所的合伙人,依然有着七位数的薪资收入,并不比以往行业“大年”少多少现象五:从员工专业来看,各类专业都受到影响,小专业影响的程度更甚。
在不同的细分行业中,房地产行业的龙头股有着主辅专业之分,在建筑行业中同样也有,但是可以发现的是,基本上不同专业都受到了影响,而且基本上是同步受到影响这个与项目、业务整体受到影响是一致的,由于专业不同,人员配置数也不同,因此相应的受到影响程度基本一致。
但是也可以发现,在企业选择裁员应对危机时,很多时候小专业是首先遭殃,受到的影响程度更甚主专业现象六:从员工年限来看,入行5年以内的员工受到影响程度较大,10年以上的大多薪资影响程度较小入行5年以内的员工,尤其是这两年刚刚入行的员工,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即使是一些行业内公认的“大院”、“强院”里的“新员工”,其收入也是非常之低,很难保障日常的生活,是以往大家无法想象的。
反之对于一些入行比较房地产行业的龙头股久的员工,大多数10年以上员工,基本上已经“上岸”,即使没做到管理层,也基本上是各家企业的核心骨干,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其收入还是有一定保障的,影响的程度基本都比较小由这次“民间”组织的薪酬调研来看,不仅对于建筑行业,对于勘察设计行业整体而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往行业中比较“神秘”的薪资问题变得越来越“透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越来越少,行业当中的长期以来积累下的薪酬分配问题被暴露。
同时随着以“Z世代”员工为代表的对于“工作和生活相平衡”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勘察设计企业的薪酬分配改革问题将越来越严峻如果应对不好,就可能陷入“薪酬分配不合力-无法吸引合格的人才-无法承揽优质项目-企业业务下降-薪酬房地产行业的龙头股无法得到保障”的“死循环”。
因此,如今对于勘察设计企业而言,不能还抱着“薪酬保密”的思想不解决薪酬分配问题,认为“拖一拖”没关系现在已经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保密,而问题一旦暴露对企业人才方面的长期影响是难以挽回的,可能直接把企业口碑做坏,成为自媒体眼中的“黑榜”企业。
当然,企业的薪酬问题的解决需要自上而下的重视,需要“一把手”们下定决心,做出改变,希望我们能够正视问题,去解决问题,走出人们口中的“天坑”。点文章右下角“在看”
的小伙伴逢考必过。— 你可能错过的精彩 —
点击 阅读原文 试听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