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楼市经历5轮调控 品牌房企如何应变?(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11-02 11:47
www.tc165.cn 消灭灵岩巨人 小刚很擅长球类运动 小混混玩转网游 小金库打码平台 小野谷実穂 小雨伞踢出恢复模式 小钟前女友 小咪投票网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市场的刚性需求在沉寂观望以后逐渐入市,销量进一步融冰,同时首次改善需求也有复苏,各家房企绕开价格血战,比拼性价比成为发力点,比如针对首套房的改善客户,多家楼盘推出了包括“微改善”、“轻豪宅”、“未来墅”等为名的创新产品,通过增加一些户型实用率吸引客源。此外各家开发商打起速度战,南京楼市也陡然多了不少“快闪盘”,多家项目7个月、5个月甚至3个月就从拿地进入销售。开发商全年营销声势也不断,通过持续的营销活动维护人气和销量,并且使出降价之外的擦边球套路,比如延长首付期限,或是打出个别极低的起售价,不过总体上这些招数博人眼球但诚意不足,主要是维持楼盘人气,对销量拉动不明显。

  市场回顾: “限购+限贷”首次组合出击

  第三轮调控:2009—2011年

  2009年中开始,南京楼市成交持续上扬,全年达到9.66万套,二手房的成交量首次突破10万套,住宅销售总量接近20万套。统计数字显示当年南京房价同比上涨10.4%。“高烧”只会再度引发严控,第三轮调控几乎是在市场预期下来临,2009年下半年,此前一度宽松的二套房贷被部分银行收紧,首付提升至最低4成,基准利率上浮10%,9月南京启动楼市监管,打击捂盘炒房号等违规行为。10月公积金政策调整,购买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上的高档房,再次申请公积金贷款的额度下降一半。12月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

  2010年,调控政策密集加码,年初二套房贷首付提升至50%。,随后二套房认定标准出台,明确以家庭为单位认房又认贷。和今年相似,2010年9月底,多部委在黄金周前出台新“国五条”,包括暂停三套房贷款,首套房首付30%以上,二套房首付50%以上,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等规定。让原本热闹的南京楼市在当年黄金周突然遇冷。随后的10月份南京又启动三套房限购,首套房7折利率也宣告取消。

  2011年2月,南京市出台限购措施,本轮限购一直维持到2014年9月21日,随着限购持续,楼市购买力几近停滞,供需再度逆转,开发商全面转向刚性及改善需求的争夺,随后各大银行提高了首套房利率,上浮区间为5%—10%,最高上浮20%。房贷门槛抬升又使得不少刚需客陷入观望,需求从滚滚洪流到涓涓细流,库存不断增加,各种“假摔”促销逐渐演化成“真实惠”。

  房企应变:

  抢客“抽水”花样迭出

  2011年,南京楼市全年成交仅为3.8万套,限购限贷之下冷风飕飕,开发商进而上演一轮抢客大战,招数五花八门,被业内比喻为“抽水”。由于“双限”,市场需求集中在刚需买家,当时包括河西在内南京各大板块将近6成以上楼盘,全都是以推中小户型为主。有的楼盘原先做大户型,后来也主打小户型,户型战拉开大幕,70平方米以内做三房不下十几家。

  2011年年中开始,抢客战终于升级为价格战,当时河西中海凤凰熙岸推出300套精装修新房源以25500元/㎡起售,均价26000-27000元/平方米,相比此前推出的精装房源售价下调近2000元/平方米。7月河西苏宁睿城三期房源以16670元—18000元/㎡的“震撼价”开盘。紧接着价格大战转向仙林湖,当时的万科金色领域和保利罗兰香谷两家在售楼盘展开“万保大战”,前者开盘均价11500元/平方米,起售价9900元/平方米;后者开盘,折后均价9900元/平方米,起售价9100元/平方米左右……不仅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两家楼盘也在各家售楼处和开盘现场门口展开营销攻势抢客,除了大牌“斗嘴”,送玫瑰花等招数也全都用上了。

  最严调控下,开发商如何应变仍有悬念

  2016年开始:第五轮调控

  伴随2014年9月限购放开,2015年“330”新政出台,购房门槛放宽,2015年南京楼市重演了由复苏到火热的情节,各项指标全面爆发:全年楼市成交达到10.7万套,房价连续上涨10个月,库存下降1万套左右。进入2016年,库存继续下滑至2万套低位,捂盘惜售愈演愈烈,年内至今,南京推出了十几项楼市调控措施,力度不断升级、目标不断细化,最终涉及到供给、需求、房价、地价等各个方面,10月初全面升级的限购限贷也成为全年调控最严一击。

  在本轮限购限贷升级以前,南京楼市前三季度已创下卖房超过10万套的新纪录,调控效果犹如速效药,截至目前,市场供需初步出现逆转,一房难求的状况大范围消失,大多数楼盘销量下降,开盘很难卖光。日前南京市房管部门发文称,9月25日以来全市商品住宅日均认购300套,较今年以来市场较热时下降明显,但与往年日均认购水平260套左右相比持平略高,市场处于阶段性调整期,成交呈现理性的状态。

  目前来看,“双限”升级最直接影响便是楼盘蓄水客户大量流失,其次是供应量大增,部分板块由买家抢房开发商捂盘惜售迅速过渡到开发商抢推抢客,眼下绝大多数楼盘基本拿到销许就开盘,推房毫不迟疑。伴随2016年调控持续,开发商是否又要开始“抽水”?接下来卖房还有没有新招?业内认为目前还存在不小的悬念,首先上半年至今的限涨令持续执行,热点板块房价封顶,阻挡了相当一部分涨价空间,在此基础上开发商是否还会降价促销,目前尚不明朗;其次南京出台“宁十三条”之后,对楼盘违规销售现象实施严查,很多以前的招数如“低首付”、“抄底价”等眼下都有违规之嫌,可能也没法再使出来。就此来看,下一步楼市可能陷入供需双方博弈的持久战,短期内降价潮未必到来,但销量长期下滑之后,明年或将迎来降价促销的转折点,开发商除了价格促销之外,可能还要在产品内功上多想办法。

  记者朱晓燕乔淳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