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9月5日讯讯(记者 张玉成)“一个企业选择一个地方投资,尤其看重其政务环境,这方面,株洲是典范。”晋合置业(湖南)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熊黔滇说。晋合置业是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一家大型投资公司,在上海、武汉、苏州等多地有过投资。 能够给熊黔滇的评价提供注脚的是,8月9日,在环球时报社主办的2014中国区域发展与投资论坛暨“中国最佳营商环境评选”上,株洲与成都、青岛、长沙等一起荣膺“中国最佳营商环境十大城市”称号。 株洲深谙,优良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区域经济竞争以及新一轮加快发展中,带来对人才、资源、资金、技术等强大的磁场吸附效应。 如今,在这一“大磁场”的吸附之下,微软、惠普、德国西门子、北汽集团、中航工业、中国五矿、阿里巴巴等这些挑剔的投资商,纷纷向株洲“抛出橄榄枝”。 北汽为什么追加投资? 8月27日,北汽股份株洲基地二工厂奠基,预计2016年上半年竣工投产,届时,年可实现产值240亿元、税收12亿元。 5年前,北汽集团建设了株洲基地一工厂,对未来发展前景及株洲营商环境进行研判后,北汽吃下“定心丸”,决定在株洲追加投资,把株洲建设成为中南地区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 加上一工厂,北汽股份株洲基地以后年整车产能可达50万辆。 北汽项目的快速推进,离不开我市极力营造的“亲商、富商、安商”氛围。 市商务局局长袁生华表示,我市对重点招商项目确定专人跟踪和服务,实施重点项目代办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积极协助客商解决项目落地开工前的困难和问题,办理项目前期手续。 得益于此,北汽株洲基地无论是一工厂的建设、投产,还是如今二工厂的征地拆迁,均创造了“株洲速度”。 今年,我市还出台《“项目建设年”活动项目履约攻坚组工作方案》,为每一个重点招商项目配备一家牵头服务协调的市直部门,全程跟踪项目进展。 在株洲投资,客商有意见可以直接反映给市长:我市成立外商投诉中心,开通市长直通电话,及时协调处理外商的意见和建议。这一大环境之下,目前在株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央企业达40家。 你动动嘴,政府来跑腿 株洲飞鹿高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高科技公司,即将在深圳创业板上市。 去年11月5日,市政务中心与“飞鹿”签订无偿代办协议,对其厂房仓库报建审批实行全程代办。 由此,市规划局2个工作日完成总图审批,4个工作日完成建筑方案审查;市发改委2个工作日完成招投标方式核准;市住建局3个工作日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图审查备案手续;市消防支队10个工作日完成消防设计审核及整改程序。今年3月21日,该公司拿到施工许可证,5月份,厂房仓库全面投入使用。 “从用地规划到工程规划审批本需4个月,但仅用15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实在难以想象。”飞鹿高新材料公司负责人表示。 以方便群众为导向,深化政务服务平台改革,株洲将建立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方便企业和群众的重要载体。 目前,已有39家市直行政审批部门90%的行政审批项目统一“进厅”办理,而且按照“窗口受理、内部运作、统一收费、限时办结”的运作方式,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政府松绑,市场叫好 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关键在于激发市场活力。我市积极主动地简政放权,给投资商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3月18日,双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功。这家从事信息类服务业务的公司,认缴金额不过1万元,这在以前恐怕难以想象。这得益于我市积极落实工商登记注册改革,改注册资金从实缴变为认缴,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今年起,我市还在全省率先下放注册登记权。市工商局将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下的企业登记权限下放到城区分局,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由企业本着就近、便利的原则自主选择到市局或者城区分局注册。 今年以来,我市新登记各类企业出现“井喷”现象,同比增长翻番,越来越多的人来株洲创业。 园区是企业项目投资的主要平台,为加快园区发展,我市出台《关于促进产业园区发展升级的若干意见》,60多项市级管理权限下放至县市区。“少点时间往市里机关跑,就多了点精力放在企业发展上。”芦淞区董家塅高科园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 市发改委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傅光华表示,目前已对全市的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新制定的《株洲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有望近期出台。今后对企业的投资项目核准按照新的目录执行,未列入核准目录的企业投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以简化审批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