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从投资农业产业化角度看,内需启动未来将形成巨大消费需求,投资农业领域的回报率也会比较高,而且不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从之前一些成功实例看,国内、国际的资金注入可以提供给农业企业一对腾飞的翅膀。另外,依靠农业产业升级成为国内领先企业的不在少数,如北京顺鑫农业、浙江申河花卉、新希望、辉山乳业等。 看准这一市场的还有洋世达集团,该集团旗下的重庆绿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南岸迎龙区打造了一个1500亩的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团购和预订等方式,我们所有小区的居民都可以吃到迎龙园区的新鲜蔬果。”洋世达花园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蔬果直接从菜地端到了业主的餐桌之上,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而且也更为新鲜、健康。 而就在两天之前,位于浙江嵊州市的“绿城现代农业综合体”一期工程正式对外开放,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者。绿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个总投资20多亿元的示范项目之后,未来还将有一系列类似项目出现在全国各地,成为绿城现代农业十年发展目标的最重要推动力。 地产大佬进军现代农业 “农业的经营周期大概10~15年。”贺兆顺说,也不是所有的房企都有“赚慢钱”的耐心。“相对而言,一些具有品牌优势、具有资金实力的房企,更有实力和耐心把农业做成一个长期的产业。”贺兆顺表示。 “农业是只潜力股。尤其都市农业,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董利民表示,“此外,农村产业升级也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最近一周,恒大集团系列动作在业内刮起了一股“绿色”风潮。先是在8月26日,恒大集团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公开宣布,恒大将进行多元化战略转型,利用品牌优势,进军农业、畜牧业。9月1日,恒大集团进军农业市场的产品就在内蒙古亮相,生产基地位于大兴安岭,超过欧洲最大原始森林8倍的恒大乳业、畜牧业、粮油三大产业集团揭牌。 另一方面,农业产品市场需求巨大,借助品牌力量,房企进军现代农业,哪怕能挤占到较小市场份额,也能收获颇丰。以粮油为例,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统计数字,2011年我国食用油的消费量达2515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量为250万吨,合计为2765万吨,人均年消费量已达20.5公斤,已经达到世界人均20公斤的水平。而据《2013年中国油脂油料供需平衡分析》数据,2013年我国食用油人均年消费量达23.5公斤,对比美国人均年消费量34.2公斤左右,欧盟人均年消费量37公斤,中国的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仍有望继续增长。 在重庆本土,各路房企“下乡务农”的动作更早。早在2008年,金科集团就宣布进军农业领域,投资10亿元在涪陵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的农业生态园。“这是一个集城市园林绿化苗木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产品生产、生态旅游及度假、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功能园区。”金科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商报记者,该生态园的产品不仅能满足金科自建项目的绿化需求,还将走向市场,为金科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重庆,除了早在2008年就已宣布下乡育苗、养猪的金科集团、南方集团之外,新鸥鹏、洋世达等房企也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进军农业领域。对于房企的“务农”之风,业内专家认为,农业的产业升级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为房企“跨界”提供了条件。 “新鸥鹏旗下的大部分楼盘都已标配了粮油中转站。”昨日,新鸥鹏集团营销副总江海涛告诉商报记者,新鸥鹏的目标是借助中转站等社区服务,实现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转型升级、寻找多元化盈利模式的背景之下,不少房企盯上了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市场,但也有房企将目光聚集到了农业这一传统领域。9月1日,恒大集团的三大产品在内蒙古亮相,但这次他们卖的不是房子而是农业产品。恒大并不是唯一一个将目光转向农业的房企,正与融创走在“联姻”路上的绿城集团(绿城阳光公馆 绿城百合公寓),其董事长在宣布并购之前,就已经启动了现代化农业的布局。 分析
“经过6年的发展,公司已逐渐形成专业的职业经理人管理、集约化养殖的人力资源团队及专业技术力量,形成了集种猪养殖-种植-生物肥生产-饲料生产于一体的集约化养殖模式。”重庆南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甚林告诉商报记者,现在该集团旗下的生猪产业链每年可销售5万头商品肉猪,年产值上亿元,已成为了南方集团的最为重要的营收来源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