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维度:比较典型的是货币活化指数,货币活化指数自16年3季度起持续回调,房价作为滞后指标,同比数据(70城房价)也于17年1月冲顶回落。但分城市看,一线城市最先回落(16M9),二线略后(16M11),三四线(截至1月)仍在滞后回升,逐渐寻顶。 二、国内央行政策 第一 、2月跨境资本流动形势出现明显改善。从公布的数据看,代表零售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银行结售汇逆差101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47%和70%;代表批发外汇市场供求的央行外汇占款余额下降581亿人民币(约85亿美元),下降的速度同样明显放慢;这两个数据与当月外汇储备余额回升69亿美元的走势一致(如果考虑汇率折算因素,2月外汇储备增加225亿美元左右),表明2月跨境资本流动形势明显改善。改善的原因简单说供求两个方面:外汇需求方面,由于偿还外债基本告一段落,并且,从2016年11月末开始,发改委、商务部、央行和外管局四部委加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外汇需求渐趋平稳。2月银行客户购汇与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6%,较1月份进一步下降5个百分点。外汇供应方面,汇率预期稳定使得经常项目下资金流入和结汇开始增加,一个突出表现是,2月远期结售汇签约实现顺差47亿美元,而上月逆差80亿美元。同时,金融账户下资金流入稳步回升,表现在企业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等进口跨境外汇融资余额环比增长93亿美元。2月的跨境资本流动形势开始印证我们在2016年11月以来的判断:2017年外汇占款下降的规模在1.2万亿左右,远低于2016年的2.9万亿,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和外汇供求状况的压力都小于2016年,人民币汇率有望实现更大程度的双向浮动。据此可以判断,近期由于汇率波动和外汇占款余额下降对流动性的冲击不是一个主要矛盾。 未来要理性看待地产股的分化,蓝筹白马的超额收益会逐渐体现。再次强调房地产股票指数的超额收益区间在每个小周期衰退的末端及复苏的前端,目前处于小周期下调中段,从16年底到17年上半年地产股不具备指数性的超额收益,超额收益机会可能出现在17年下半年往后。 阅读() 2、国内调整包括利率上调、也包括MLF放量,我们认为整个操作的重点是MLF放量,如果央行真的想加息的话,应该在加息的同时进行MLF的缩量。一方面把利率调起来,另一方面又不给你钱,才能真正维持加息的效果。但是MLF总量超过3000亿,是17年以来最高的水平。所以央行更关注的是量的目标。价格是随着市场利率水平的上调而上调的。 欢迎关注“招商策略研究”微信公众号:zhaoshangcelv 2)白马成长型标的,首选【新城/华发/首开】,这三家公司估值有优势,业绩有保障,且具备规模增长潜力;此外,高折价标的【新城/北辰等】; 第二、从资金来源推断投资增速滑坡的三个谬误。2017年前两个月投资增速超预期,基建、制造业和房地产等主要投资领域全面回升。不过,有观点认为1至2月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同比负增长预示未来投资增速可能转头向下,我们认为这个观点存在三个谬误:首先,1997年至今的历史数据显示,投资资金来源增速并不是投资增速的领先指标,二者多数情况下是同步关系。其次,资金来源同比增速2月回落可能与季节性因素有关,或许需要3月人大通过预算草案后资金才能到位。第三,2月资金来源同比增速低至历史最低水平或许与去年投资资金提前到位“埋伏”有关。2016年11-12月资金来源增速明显回升,这与过去年末资金来源增速回落趋势明显不同。从银行信贷数据也能看出不寻常之处,2016年12月的企业中长期贷款规模达到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我们猜测2017年前两个月的投资资金已于去年年末提前到位。详细的分析,推荐大家阅读招商宏观团队张一平博士主笔的报告《从资金来源和PPI推测投资增速滑坡的三个谬误》。 2、近期债务上限的问题会对美联储的政策有所影响 房地产首席分析师:赵可 1、关注到油价已经触顶,所以对整个通道的看法有所变化 最后,推荐两篇研究报告,第一篇是招商研发中心中小盘首席董瑞斌、汽车首席汪刘胜、房地产首席赵可、家电首席纪敏、轻工首席郑恺、食品饮料首席董广阳、纺织服装首席孙妤、传媒首席顾佳等联合研究推出的《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专题系列研究——次第花开,强烈看好广义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持续性机会》,从宏观角度,我们非常认同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这个大趋势。第二篇是招商宏观团队闫玲主笔的《MPA新规后的首考来临-宏观审慎管理体系(MPA)专题研究之三》,对3月末即将到来的MPA新规考核内容及其对流动性的影响给出了我们的看法。 资金来源:预判第3季度资金链指标可能回落到130%,可能出现一些风险,这时融资端才会有所放松,最近债券融资局部也有所放松。 主要关注这样几个问题: 对于春季行情地产股的补涨,有三点原因:1)地产股的指数涨幅排名倒是第一,本身存在个位数层面的估值修复空间,在春季行情下这种修复也会表现不错;2)三四线城市销量高于市场预期叠加春季行情,对地产股的补涨有正面的促进作用;3)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叠加消费升级加速行业“从分散到集中”(具体见16年年度策略),利好排名靠前开发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