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1997年房改的深化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首先,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解放初期的4.5平方米,上升到了目前的33平方米。同时,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带动相关产业及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从2004年开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伴随着无休止的调控。调控的初衷在于稳定房价、让市场平稳发展,但是事实上,缺乏长效机制的调控却在客观上造成了市场的大起大落。所以,建立科学的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应该是这个行业未来十年最为重要的事情。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能否理性认识行业发展规律,能否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能否坚决抑制住投机,能否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供应体系、保障体系、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等等。 随着调控的频繁开展及市场的波动,有人认为房地产行业已经走到了尽头,我并不这么认为。以“结婚首次购房、居民改善性购房、城市建设中的拆迁安置购房、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购房”为主的四大主要刚性需求,仍将在今后若干年支撑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仍将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按照“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来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另外,在此需要提到的一个重要的行业增长点,便是我们多年来大力推进的物业管理。这是一个年营业额已经超过六千亿级别的巨大服务业市场,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人居和工作环境,增加就业、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行业在转型升级上迈开大步,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开创新商业模式,提高物业服务的技术含量、增值服务和产品附加值等,由此衍生出居家养老、小儿托管、社区食堂、健康服务、租售代理、电子商务等各类商机,即受到业主欢迎,又增强了企业活力,并极大地拉动了居民消费。我们相信,伴随着社会各方面对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关注,物业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潜力不可估量,在造福居民和自身发展上将实现更高层面的升级和跨越。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过去三十年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未来三十年属于在座的各位!我相信,随着制度的更加完善,以及市场的不断调整,房地产业的未来将会更加精彩!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谢司长的发言,让人感慨万千!她是我们这个行业真正的见证者,比我们还多了17年的经历。还有一位老大姐不得不提,她没有致辞任务,但我们还是要邀请聂会长上台,我要做一个简短的采访。1999年左右我在她王府井的办公室那里有一个专访,为什么请她上台呢?我不想放过这个机会,作为退休前的最后一次专访还是给聂梅生会长。谢司长刚才说她已经从业47年了,您从业多少年? 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 聂梅生 聂梅生:首先非常感谢会议主办方请我来参加今天这样一个30年的回顾和继往开来的盛会,同时又碰到了我的老领导、老朋友刘志峰部长和谢家瑾司长。我是从1993年入行,当时在部里面科技司做司长的时候,到现在大概24年左右。尽管我的年龄比她们两个都大。 主持人:聂会长虽然也有四五十年的工作经历了,可是从事房地产是24年。说心里话,聂会长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威望非常高,所有做房地产的人,包括媒体和房企的大佬们,没有一个不认识她的,没有一个不尊称为聂大姐的,我们再次感谢聂会长参加我们这个会,同时也让她对我们今后的房地产行业以及我们的媒体人做一个希望和教诲。 聂梅生:刘部长很精彩、非常详尽的准备和谢司长充满激情的讲话我都很感动。我尊重时间说四件事情吧,这四件是我认为自己在房地产业界是尤其做对了的。 第一件事情,我1993年进入房地产业界,主要是当时我在科技部科技司做司长,当时下了一个任务叫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2000年小康住宅示范工程,所以我们就做小康住宅,慢慢地形成了中国小区的开发模式,也就是中国特有的到现在为止特别重要的社区模式。这件事情我觉得我们是做了一些工作,当时提出来的口号“一二十年不落后,三五十年可改造”。过了这么长时间,现在想想还是对的吧? 第二件事情是住宅产业化,这是我特别纠结的一件事,这个就是我在科技司的时候提出来的,到现在这个事还搁在那,真的挺难弄的。中国怎么能把住宅产业化做下来,很难很难。去年我跟刘部长谈关于模块建筑,我们都支持,现在有一点起色了可是举步维艰。住宅产业化我曾经在2003年的时候在建设报上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住宅产业化路在何方”,推了10年推不动,后来我就开始想,住宅产业化和中国的劳动力过剩、农民工进城是存在矛盾的。人家不需要你从生产线上建住宅,还是先解决就业的问题比较重要,所以我后来就觉得中国应该做绿色建筑。所以中间我大概有10年的时间,一直在搞绿建,这是下大力气做的。标准规范、身体力行的,这件事情就做起来了,这件事情是做对了的。 第三件事情,宏观调控的时候,大家还记得第一枪是2003年央行发的文件,关于控制房地产金融的事,我说央行开始介入这个事,也特别仔细地琢磨这件事,后来查了很多文件。我终于认为房地产有非常强的金融属性,这是不可忽略的,它除了居住的属性,还一定有资产属性。为什么说现在有泡沫呢,从资产的角度来讲,它确实是绑金融绑得很紧的。这里面推什么呢?开始推REITs就是中国商业地产中提出的。后来我们写报告写给人大财经委,一直到现在这个事成了,到今年成了。也就是2003年开始到现在也是14年了,终于REITs终于有望落地了。 第四件事,关于房地产的转型和创新,也是科技司出来的,因为这个部门天然对创新转型比较感兴趣,有两件事情是成了的。第一件事情是房地产转型中怎么样逆周期发展。中国2012年的时候宏观调控特别紧,开发商都很难受,好几年都比较麻烦。后来那时候正好美国的经济复苏,从金融危机中起来,从2008年开始了房地产上升,所以这两个刚好是逆周期,一个下一个上,这时候我们组织中国的房地产走向国外投资美国,这是基金,后来还有很多基金都出去了。现在中国在美国投资房地产物业和做开发,出来的已经相当大了,我们的基金已经做到了11年。所以转型这个方面,走出国外这个是做成了的,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还有一个转型和我自己有关系,因为我今年已经77岁了,早就应该养老了,自己养老比较好,。所以我去到老年公寓住了三年,并不是说我要住到老年公寓去,而是我要去考察业态。很多人在搞养老地产,比如说保利他们都在做养老,因为中国很快老年人口就要到3亿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