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谢谢大家,我原来以为今天这个会是一个我们业内人士的交流会,大家回顾一下过去,展望一下未来,沟通一下感情,这个行业毕竟大浪淘沙,很多人已经不干了,还有很多人还在留下来,甚至有一些人已经干得更有成就了,不在国内了。 谈到我工作的30年,正好我是1987年大学毕业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这30年既是房地产开发的30年,也是我个人成长经历的30年。1987年我在以前叫北京综合开发办公室,也叫“开发办”到市建委、市工商局申请第一个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当时全市一共是16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各区的房地产开发办公室为基础的城市综合建设开发公司。那时候人家问我是哪儿的我都不好意思说,因为觉得开发是难以启齿的,是不正经的工作。后来,北京从16家到39家,到现在部长说的全国有3万家房地产企业,可以说房地产开发轰轰烈烈,我们也伴随这个行业成长,同时这个行业也使我们更加成熟。 1994年,第一部《房地产法》颁布,那时候我已经到房地产协会了,这是1985年创建的,是肖部长创立的。我是1991年到的房地产协会,当时北京有一个叫八小城建开发集团就是西城、崇文、宣武等八家集团集各家的力量做城市开发。当时跟中国房协有这么一个活动,谈到了增强行业交流,我觉得对我的视野有很大的帮助。当时是韩立栋秘书长,他去年去世了,韩秘书长当时说我们有这么一个组织,房地产业司分离出来的,小蔡你愿意不愿意来,你做北京的八小很有经验,你过来。我觉得这块的平台更大,联系更多了,所以行业协会一直到现在,可以说已经30年了。在这当中我清楚的记得几件事是:1987年各家开发公司成立以后,1989年进行了清产核资,当时的开发企业从城建开发综合办公室到企业行为,资产还没有分开呢,当时做的清产核资,紧接着我们就做了一个开发企业的台账。国家和北京市要求清产核资,才形成了最初的39家开发企业,这是雏形。 1998年陆陆续续成立了项目公司,1994年第一部《房地产法》颁布,我们做了大量的征求意见稿。我们的行业非常年轻盼望着法规规范出现,房地产法出台之后,我们办了十几期的培训班,培训全国的房地产开发人员。到了1998年第一次房地产开发管理条例出现,我们房地产终于有了两个很基本的法来固定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这都是我在那个时候很懵懂的,不知道这个叫房地产的行业有这么一个概念。到了1996年建设部搞住宅估价师的考试,我也是第一批考入了中国注册房地产股价师、土地估价师包括造价工程师,每个阶段我都在努力地考这个证书,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我们有这么一个过程。我想30年过来了,我从来没有后悔我在这个行业工作,而且我非常热爱这个行业,在这个行业中,我从一个22岁学工业经济学的大学毕业生,干到房地产业,对我来说这是特别荣幸的事。 到了2007年、2008年,中国的商业地产由原来投资主体是政府改到开发企业,商业地产第一个委员会我来出任秘书长,一系列的房地产我们可以说是见证者、亲历者,更重要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由我本人主持了住建部大量的科研课题,同时在最早期的引导消费者买房,大概写了10余部引导住房消费的著作,比如说《明明白白购房》、《贷款圆你购房梦》、《365页谈购房》,这些都是我们对市场的理解。这些年来房地产业新的层次提高,我们主持了中国写字类的评价标准,昨天通过的是中国购物中心的竞价标准,还有小镇的评价标准,我们从对房地产的不理解一直到深耕这个行业,行业给我带来了成长的快乐。 30年前属于我们,30年后真的属于在座的大家了,希望大家跟我们一样,接下来的30年中更奋进、更努力,把真正的房地产行业推向一个更大的、更宽广的世界和市场。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蔡云秘书长的精彩发言,下面有请当代置业执行董事、总裁张鹏先生给我们讲讲他了解的房地产故事。 张鹏:谢谢中国网的邀请,谢谢谢总的邀请。 当代置业执行董事兼总裁 张鹏 其实在众目睽睽之下去练口活,不是我的最爱,但相信大家都一样,很多事情是你不喜欢但必须和应该去做的。所以我分享的第一点,就是我们从事了这么多年房地产业的工作,工作的第一定律就是应该做的事比喜欢做的事更重要。刚才我又在底下见证了那样一个场合一个字一个字地表达感谢。为什么?刚才聂会长也讲到了,20年前大家都不知道绿色建筑是什么的时候,她已经引进到中国并认真思考了生态建筑,直到2006年政府的相关部门才出了一系列的评价标识,我想企业跟我们是一样的,都遵循着这些前辈的足迹和关爱变得成长和成熟。 今天过来的时候,我想了几个词特别贴切,我们跟企业一起成长,最能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 第一叫“见自己”,虽然我没有从业30年可是我从业17年了,跟着我所服务的企业当代一起,17年就干了一件事就是绿色科技,因为那时候房地产企业要么有钱要么有地要么有资源,当代有什么?这个企业和我的团队有的是企业的辨识度。我经常讲,企业发展有三个模式:一个是老老实实当农民,房地产企业就是农民,地种不好什么都是白搭;第二你要狩猎;还有一个就是要有魔法,我们很多的大佬和企业,就是房地产金融和金融房地产,和股权、股本,就是见自己。 第二叫做“见天地”,其实我们从事房地产,我跟企业内部的人也在说,你做地产一定要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一定要知道你的管理边界和商业模式的边际,所以企业这么多年做绿建做生态也好,不断地要精进自己和否定自己,这几年我们也干了好多好玩的事,包括把原来集中式的清洁能源拆一拆,拆了好几家,挂新三板挂创业板,不断地否定自己。 最后一个我们都没有做到,就是“见众生”真正地了解客户需要什么。因为中国根本就没有进入到消费时代,你不知道潜在的客户在哪里,好在很多公司都下了功夫,所以谢总说现在是断代史,应该考虑更多的东西了,应该考虑运营和服务以及深层次的需求的时候,可能2017年到2018年应该是一个转折点。 我今年五一去了一趟国外,在UCR和帝国理工探索最前沿的虚拟技术,能够做什么呢?就是人类有了癌变的时候有给人戴上VR,医生带上VR就可以拿一个虚拟的激光,把癌细胞给烧掉。地产商建的这些产品,一切都回归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求。这是我对我从业17年、对当代和对自己的理解。当然,光讲过去不完整,对未来我也有点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