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产商境外融资政策收紧?境外融资新思路(4)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06-11 08:14
新知网vip265 邪皇无悔 总裁的专宠床奴 简翡儿 欲火青春 668卡盟 七上九下 猴王智库 废柴庶女逆九天

目前,境外的城投债,百分之七八十的都是境内各种机构的境外资金在买。大部分是由于境外很多海外投资者不太敢买(原因有二:一是目前地方城投和地方政府的划分不清晰,另一方面海外投资者比较习惯依照于国际评级)。就这方面来看,境内的投资者对这种城投债的判断较海外投资者更加有优势。因此,为了配合国内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境外融资政策也收紧起来。


发改委:境外发债由审批制改革为事前备案制。实行外债改革,鼓励外资行协助中资企业境外发债。

中国地产商海外发美元债热潮熄火,发改委祭出审批紧箍咒


这已接近去年全年57亿美元的美元债规模,且远高于往年同期8.1亿美元的平均水平,以往企业主要通过境内债券市场融资。

(一)境外发债政策的放宽


* 中国发改委美元债券发行审批推迟--地产开发商



今年的企业债发行由国有企业主导,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往往好于私营企业。即将在市场发债的开发商,要么是第一季就获得了发行批文,要么来自不用面对国有企业派激烈竞争的较弱省份。

外管



原创声明 | 本文解读部分作者 金融监管研究院 王志毅


新闻来源:路透早报

4、境外发债本意是缓解融资压力,结果是境外发债的投资方仍为中资企业 。因此要求收紧城投与房企境外融资。

境外发债是房企融资的重要补充途径。2007年以前,房企境内外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较为接近;2010年起,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房企为拓宽资金用途,主要通过海外进行融资,2010境外融资规模占境内外总发债规模的84.73%;2011年到2013年,境外融资规模与境内外总发债规模的占比均在50%以上;2015年起,随着境内融资政策的放松,境内融资成为房企融资的主要途径,境外融资规模占比不足10%;2017年一季度,随着境内融资政策的紧缩,境外融资规模开始逐渐上升。2017年二季度以来为配合境内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海外发债批文发放趋缓,境外融资政策同样收紧。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16年10月28日发布了《关于实行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公司债券分类监管的函》对房企发债实施监管,收紧房地产发债。








转载自跨境金融监管

央行2月17日发布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则对房地产市场实施调控,强化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指导分支行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房地产调控,在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合理增长的同时,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境内外资行想要从境外借用中长期外债,究竟该听谁的?由于境内外资行一级资本普遍不大,因此如果按照全口径公式来计算额度,实际等于压缩了外资行的原有的中长债指标。并且为了避免被人行处罚,此前已有外资行按照“全口径”额度进行了外债规模的压降。人行的本意是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可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宏观审慎评估(MPA)的结果设置并调节相关参数,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跨境融资进行逆周期调节,通过公式统一本外币外债的管理,并对于短期与中长期外债的规模做出控制,但从此次发改委新规发布来看,人行与发改委对于中长期外债问题上似乎还未达成共识。



位于深圳的中国房地产商--龙光地产周三宣布,将发行4.59亿美元优先票据,拟将资金用作当前债务再融资,据银行方面称,此次发行是第一季度就获得批准的。龙光地产没有回复置评要求。

(2)2044号后,部分原先无需备案的模式也需要纳入发改委备案范围


外管:允许外债资金意愿结汇,用途实行负面清单制。允许内保外贷资金回流境内。



2017年1月份外管的新规《关于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完善真实合规性审核的通知》(汇发[2017]3号)放开了内保外贷的资金回流限制,此前为了规避29号文千方百计捣腾出来的维好协议+股权回购承诺等非担保形式的发债预计将有所减少,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地做内保外贷回流了。


1政策层面,国内与国外的冰火两重天


2017年1月3日,发改委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境内外资银行申请2017年度中长期外债借用规模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外资[2016]2830号),向境内外资银行开启2017年中长期外债借用规模申报工作。


所以现实中我们看到仍有部分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企,虽然不属于全口径范围,也没有外债额度,但仍然获得了地方外管的外债登记。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