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刚刚提到创业者更多的是要有企业家思维,您认为职业经理人思维和企业家思维有什么区别?另外您刚刚提到您做孵化器也是不动产的思维,是之前凯德的方式,您在万科和凯德都工作过,您觉得万科和凯德在职业经理人方面有什么不同,哪个平台给您的空间和自我实现的价值更大? 毛大庆: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其实这两个词本身不是对立的词,这是两种人的工作状态或者生活状态,或者在职场里边不同的诉求和要求。英文里边这个enterpreneurialspirit(企业家精神),你没有听说过有职业经理人精神吧,只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任何商学院都会讲的一个重要课程。 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包括执掌国家,管理一个政治机器,仍然也需要企业家精神。比方说这两天大家在热议李光耀,李光耀就是新加坡的创始者、创业者,他就是一个大企业家,或者说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企业家精神需要什么东西呢?需要坚韧的态度,需要主人翁的责任感,需要大无畏的往前闯的精神,同时还要有缜密和谨慎的思维逻辑,同时要如履薄冰的态度。 这些东西你说职业经理人需不需要?职业经理人也需要,但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区别,职业经理人更多是执行和履行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往往职业经理人进入到一个稳态以后,他比较难有的态度,就是站在主人翁的角度上去看待自己跟这个企业生死存亡的关系,以及我用我的智慧,怎么样去创造这个企业新的生命,这个问题你让企业家去讲是非常正常的,你让职业经理人去讲,多数的职业经理人很难达到这个状态,职业经理人里面少量的一批人是拿着企业家精神在当职业经理人,这是有的,但并不是大量的。 万科跟凯德,我觉得这两个是有高度一致的职业经理人环境的地方,所以我才会来万科,我几乎没有过渡感。我也很惊诧,一个中国纯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这个价值观、工作精神和态度,职业化的素质的层面,跟一个跨国企业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确实是万科的奇迹。 万科原来研究的对象包括索尼、丰田、汇丰银行,这些都是管理上非常职业化的机构和企业。对于我来说,两家企业工作经历加在一块儿一共20年半,是一个非常高档的职业经理人学校,如果按论职业经理人毕业的话,我应该是在中国的职业经理人的哈佛大学里毕业的学生。我“毕业”的这两个学校都不得了,相当于房地产行业的哈佛大学,在中国应该是无出其右。 记者:您做的这个和现在国内已有的创客空间有没有区别?您刚才已经描述了这个产业未来的前景,那您觉得有没有风险?哪些环节还有一些不是很有把握的? 毛大庆:这个经营模式还是不能讲太多,因为会涉及到我们的商业机密。我讲讲这几类东西,这还是不同的,比如说3Q是一种模式。3Q还是写字楼租赁的模式,它是在一个标准的写字楼里,把它的各方面经营照着一个相当高水准去做,它的成本在那里,它直接对接的就是一些小企业,孵化的还不是企业,它那里孵不出来。 我不太想去议论同行的业态,因为潘总这个东西是在他的写字楼里发展,跟我现在做的事不一样,我是拿社会闲置资产去做,而且我是希望轻资产。3Q不是轻资产的,它还是一个重资产下的办公空间,那个产业是他们的,产品是他们的。我不要这个房子,我也不会去买地盖房子,我其实是把这个房子拿过来加以改造,装我的东西。我要让这个房子通过我们的运营升值,这是我要干的事情。 我们相当于什么呢?你可以这么想,我们相当于一个酒店公司,酒店公司和开发商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这个企业将来跟这些楼主的关系。我会经营这个东西,这是一个。 第二,国内的孵化器有好多种,有的是基于房租基础的,就是房租利差基础上的孵化器,有的是基于股权投资基础上的孵化器,不要房租,完全就是孵化器,或者称之为是风投为主导的思想。创客近来,不要房租,提供场地相当于股权投资,然后用这个企业未来的增长来获取他的回报,这是投资者干的孵化器。我们是房地产人干的孵化器,我的房子肯定还是要增值的,还是要房租利差的,这个还是要的。 还有就是两者结合的,做多级孵化器的。比方说我们做一级孵化器是解决孵化刚需需要,我可以拿房地产的话给你解释,就是刚需需要,或者甚至是低保人群需要的。在这里面是什么人群呢?就是非常低级的,拿不起太多钱的学生创业者,这叫做非常初始的孵化器,它可能连孵化器都不是,它就是一个培育的土壤。 但是它很快要上到二级的里面去,二级就是孵化器,它已经有可能性存活,把这个小种子埋到上面去,这里面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培育措施,比如说导师团队,给他接洽天使投资,帮他做创业辅导,甚至于帮他们之间再接驳业务联络,这就让他能够活下来,让他能够再做大。 这个事情的风险和商业地产是一样的。我的风险在于,第一能不能尽快招租招满,我的租客就是这帮创业者,我要把他们都招来,我有没有这个魅力,有那么多创客空间,干吗来我这儿?这又是市场竞争,我还得面对市场竞争。可能将来也不一定是蓝海,可能还是一个红海,但是为什么我愿意做呢?它肯定是未来要上升的一个行业,上升就有希望,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风险,我是否能把成本控制好,因为这是一个低成本运营的东西,我不可能搞豪华型的孵化器,我这个创客空间是要弄成一个如家式的,还是弄成一个香格里拉式的,这就是我的定位,我也要做产品定位,跟房地产是一样的。 记者:您未来只再北京开创客空间吗? 毛大庆:我觉得这个事很容易铺到全国去,但是现在没必要那么快,先在北京做几个样板房,大家觉得挺好了再说。其实想干很容易,我肯定跟一批战略合作伙伴合作,他们有存量资产,哪儿有我就跟到哪儿就行了,我不就是一个服务商吗。 记者:现在投资人就两个? 毛大庆:哪止两个?几十个都可以有,关键是我没那么多份给他们分。 记者:您的投资人是国外的多一些,还是国内的多一些? 毛大庆:我第一批投资人大多是国际的、一流的投资人。 记者:您走的是轻资产的模式,是跟雅诗阁比较相似的委托管理,然后分收益提成,还是说你会从甲方手里租下来,然后再租出去,形成一个租金的剪刀差。你这个剪刀差会形成一个核心竞争力吗? 毛大庆:现在有一些特别好的客户,已经不需要我再孵化他了,他要进来在我这里办公,就属于我刚才说的另外一种模式,就是他要灵活的公司的尺度的变化。我从投资者回报的角度,考虑未来创客空间的增长和发展,我肯定要做一批更优秀的客户。第一我得有能力让经济适用的人能够快速变成刚需,然后从刚需再变成首改,这是我们要在这个能力里面尽快变出来的。 我想可能还得做一批这样的人,从经济适用到到刚需。很多人上来就做再改,像原来我说的一些大的客户,那都属于再改,但他又不属于那个奢侈型的,所以首改、再改,我觉得市场还是很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