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恒大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有50.9亿元,不仅与其销售规模,营业收入远不相符,与行业内另外两家也是差异明显。 闲话少说,上正菜。 前文有提到,恒大有意在加速结算,相反,万科却有意拉长结算周期。为什么两家房企采取不同的策略? 是吧,多少有些不正常吧。 为何短短半年后,净利润却翻了数倍之多?是一直如此吗?还是偶然现象?为此我们把2015年和2014年的数据也找出来进行分析。换句话说呢,恒大在加速结算,加速确认营业收入,因此在加速利润释放,而万科还是原先的节奏,甚至有放缓之势,因此在你看来,恒大老会赚钱了,而万科太落后了。 (责任编辑: HN666) 上面给你说了一大通,一个简单的结论是:恒大在加速自己的收入确认,因此账上很好看,而万科和碧桂园这俩地主呢,留着余粮以后慢慢吃,慢慢消化。 这张表很全,基本上有你要的多数信息。 因为从销售到最终结算是有时间差的,用普通话说,当地产公司把房子预售了出去,从购房者的手中收到了钱之后呢,并不能马上结算确认收入,要等到房子交到了购房者手上,才能结算,这个结算周期,一般依据具体楼盘的开发节奏而定,可短可长。 但对于规模为大的房企来说,恒大在上半年的销售金额逊于万科、碧桂园,只排在第三。恒大所谓的胜出多源于中报体现的利润。 根据各自的财报数据,恒大上半年净利润231.3亿元,万科100.5亿元,恒大盈利等于2.3个万科,没什么毛病。 对,就在营业收入里。 另外一个关键的是,像万科这样的房企,手上没有多少负债。 以中报看,万科的净负债率只有20%,而恒大是为240%。 在分析问题之前,先说一点小知识,地产公司的营业收入哪里来?
最近有篇文章《恒大=2.3个万科!有没有搞错?》,耐心读完你会很有收获,特别是如果你投资地产股的话。 你可能要继续问,为何恒大2017年上半年的营收收入会猛增这么多?从哪里来? 1、2016年三家之间的销售收入差距并不大,因此并不具备营收拉开的基础。 目前万科股权之争已经结束,股价随着利润释放,未来有望提升。就在发稿前几日,万科股价创下近十年新高。 再来看看万科,为何要拉长结算周期? 而表中的红色数字夹在恒大2015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中十分扎眼,为何恒大在2016年犹如过山车般,迅速跌到谷底,又在2017年立马强势反弹。 上面这张表里反映出了一个非常核心的信息:2017年上半年,恒大用接近1900亿的营业收入,换来了231.3亿的净利润。而万科和碧桂园则用,700亿上下的营收赢得了100多亿的净利润。 从这张表里,你看到了什么? 不过,截至今日发稿前,许家印再度登顶中国富豪榜,身价已达到404亿美金。 差距在哪里呢? 要知道,万科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可是恒大的4倍之多;而且恒大今年上半年14.5%的核心业务利润率还在万科之下,甚至不及龙光地产、合景泰富等中小房企。 我们还是继续上图吧,简单明了。4、恒大为配合公司由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发展模式向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发展模式转变; 如果只看中报发布时各大媒体的报道,恒大似有取代万科,成为国内房企龙头之势。1、万科在2016年年底有2783亿的未结算收入,2017年年中,这一数字已达到3838亿,猛增了千亿。 2、碧桂园16年底的已售未结算收入是1924亿,而17年上半年是2700亿,只同样大涨近800亿。 恒大股价暴涨背后,离不开上半年亮眼的财务数据,上半年净利润总额高达231.3亿元,远超万科、碧桂园等一线房企。 我的个天,这也得消耗多少粮食啊,从上半年的数据看,恒大家2016年的余粮已经吃光了,下半年要继续释放利润的话,就得吃今年上半年的粮食。如果是按照现在的速度,下半年也增加300亿的利润,就得消耗超2500亿的已售未结算收入啊,那恒大剩下的粮食可就真不的不多了。 |
- 上一篇:9月23日碧桂园·城市花园新品开盘 认筹1万抵3万
- 下一篇:联营模式对房企有利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