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在销售放缓,监管趋严的情况下,部分房企已无金融杠杆可加。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业的转型是必然趋势。但转型还是要维持住房地产主业,做有质量的房产,他表示,对于多数房企而言,物业管理等轻资产领域,还是可以入手的。大多数房企都在继续探索和寻找。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我们的重点已经不会去割裂地看某个城市的发展,而是考虑整个城市圈的发展。”成斌说。具体到房地产开发投融资层面,他表示房地产私募基金应培育出对项目强大的判断能力,及当投资完成之后,对工程、成本、财务、销售的监管能力。至于存量资产并购改造层面,他认为房地产私募基金的当务之急是从资金供给方变成主动管理机构的角色,“对于项目的改造、招商运营,包括后续的物业管理,如何进行外部资源整合,这些会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日后重点考量的方向。” “我们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一个是优化债务,提高债务融资的效率,二是脱离对于强主体的信仰依赖,重视资产本身,破除刚兑”毛跃晖表示,“三是扩股本,大力发展私募基金和权益型类REITs;第四个是拓公募,使中小投资人能够分享商业不动产投资价值,另一面给专业机构投资人打通退出通道,形成商业不动产投资闭环。”在他看来,公募REITs不是风来花自开的,需要共同努力去推进,未来将有助于商业不动产的轻轻资产运营专业化和重资产的投资流动性。 11月21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指导,金砖传媒、《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主办,地金科技联合主办的第七届金砖论坛在上海市静安瑞吉酒店落下帷幕。为期两天的时间内,近百位首席经济学家、金融行业领袖、上市房企高管济济一堂,围绕“全球房地产金融、全球资产配置、大健康养老产业投资”三大主题听取了18场主题演讲,展开了8场圆桌对话。
资产配置新趋势 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房企主动加杠杆的过程中,居民部门杠杆率也在快速攀升。居民对于购房的热情,无形中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钜派投资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倪建达认为,这主要是缘于房产所具备的高收益的特征,成为最受国人青睐的投资品类。著名房地产专家、原中国社科院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则强调让房地产市场回到以消费力为主导的市场,真正落实“房住不炒”的定位,建立租售并举的模式,才有利于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健康稳定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我国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近年来养老产业异军突起。公开报道显示,自2015年以来,中国各地兴起了一股养老地产投资热,地产商和投资机构纷纷投身养老地产。 加之宏观环境中不稳定因素带来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拥有更多“不确定性”;怎样调整战略布局、运用房地产金融制度与工具进行创新,穿越行业周期,成为业内探讨的重点。 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华东区域投资发展中心助理总经理徐晓欢则表示,在健康产业变革创新时期,保险与医养结合是一大趋势。亲和源集团总裁张昊岩在演讲中分享了养老社区运营的系统性思维,通过大数据运算支撑运营,从而推动产品的升级。美瑞老年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梅雪艳表示投管一体的模式可以保证运营的最优化。 此外,在改革开放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全球化资产配置成为机构与投资者关注的重心。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从国内的角度来看,机遇首先来源于深度城市化,未来城市化的核心是城市群。 实现高质量的增长 |